蚌埠市博物馆
蚌埠市博物馆成立于1974年,承担着蚌埠市地上、地下文物的保护、管理、研究、展示及对市民进行宣传教育的职能。
博物馆原址位于蚌埠市科学文化宫,2015年迁入现址,坐落于龙子湖西侧市民广场,市政府以南,是一座以展示蚌埠古代历史、近现代城市发展史以及淮河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
01
场馆概况
蚌埠市博物馆新馆自2015年12月16日正式开放,总占地面积3.4万平方米,其中地上2.5万平方米,地下约9000平方米,总投资3.4亿元。是一座以展示蚌埠古代历史、近现代城市发展史以及淮河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
现址建筑外观取意于“大禹劈山导淮”,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约1.2万平方米,馆内设有: “孕沙成珠–蚌埠历史文化陈列”、“流动的文明–淮河历史文化陈列”、“记忆流年–蚌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铲释天书–考古体验厅”、“翰墨丹青–馆藏书画作品展”和“梳影宝鉴–馆藏精品铜镜展”等几大特色陈列。
截至2021年,蚌埠市博物馆共有各类文物藏品10000余件,包括了数十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遗物,同时也有进入历史文明时期各个朝代的陶瓷器、青铜器、玉器、书画及古籍善本等。
02
基本陈列
— 城市崛起 —
“城市崛起·蚌埠近现代历史文化陈列”展示自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蚌埠受其影响,逐渐由古渡乡集,转变为安徽省的交通、军事、政治、经济中心。淮盐引岸,盐粮互市,都市之风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蚌埠的本地文化。
抗战胜利后,1947年元旦,蚌埠成为安徽省首个省辖市。1949年3月,渡江战役总前委进驻孙家圩村,制定了整个战役的实施计划。解放后,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全市人民齐心协力,依托资源与交通优势,将蚌埠改造为皖北工业基地。
— 孕沙成珠 —
“孕沙成珠·蚌埠古代历史文明陈列”展示蚌埠历史源远流长。三万年前,西尤遗址初现淮河流域人类活动的踪迹;七千年前,双墩刻划符号展现了中国文字的萌芽状态;五千年前,垓下大汶口文化城址填补了淮河流域文明传承的空白;
四千年前,禹会诸侯于涂山,拉开了夏王朝建立的序幕;两千六百年前,钟离君柏墓揭开了神秘的钟离古国面纱;两千年前,垓下古战场风云骤起,奠定了强盛的汉王朝基石;六百年前,明朝开国元勋汤和荣归故里,赐葬曹山;明清时期,蚌埠社会逐渐成型。同治二年设三县司,蚌埠雏形初现。
— 翰墨丹青 —
蚌埠市博物馆书画藏品共千余件,其中淮河碑林移交作品300余件。“翰墨丹青·馆藏古代书画作品展”展览分为《古代书画作品展》和《现当代名人名家书法展》两部分。
古代书画作品主要以明清以来的新安画派、扬州画派、海上画派书画家的作品为主,其中不乏如查升、黄宾虹、汪采白等名家精品。而现当代名人名家书法展则以淮河碑林移交和大禹颂作品集为主要内容,体现了蚌埠地区及淮河流域书画整体面貌和艺术成就。
— 梳影宝鉴 —
中国铜镜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铜镜是用青铜浇铸,正面光滑可鉴,用于照容,反面则多铸有纹饰或文字,这些纹饰的图案造型与铭文,往往浓缩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想观念与审美情趣,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珍品。
蚌埠市博物馆藏镜500余面,涵盖战国至清代。馆藏精品铜镜展从铜镜纹饰、铭文、故事题材三个方面来解读铜镜的历史,旨在让观众了解铜镜鉴人鉴史鉴兴替之功用,赏析铜镜纹饰、铭文、典故之美感。
— 流动的文明 —
淮河源于桐柏山,古时为“四渎”之一,是中国天然的南北分界线和文化过渡带。南北文化在此交融汇合,在历史画卷上闪烁着光芒。大禹导淮自桐柏,夏之兴也以涂山。楚文化东渐淮上,中国从此进入炎黄同尊,龙凤呈祥的时代;
从大泽乡到垓下,淮河见证了秦汉的兴衰交替;汴渠连接京城与江南,成为隋、唐、北宋的生命线;黄河夺淮,洪灾肆虐,淮河流域承受着持久而巨大的苦难;朱元璋创立明朝,恢复华夏一统;淮扬都市文化,影响着明清社会的风尚演变。
— 记忆流年 —
蚌埠市博物馆为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设非遗展厅,其分为序、歌舞韵、淮水情、百业兴和后记五个部分,共展出蚌埠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7项。旨在通过这个展览,唤起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
— 铲释天书 —
蚌埠市博物馆的考古体验厅主要展示考古学的相关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运用大量现场图片及文字材料,辅以声、光、电等现代多媒体技术,还原考古原貌,展现考古现场,普通观众在互动与交流中认识考古学,了解考古学,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体验田野考古。
此外,对于蚌埠地区的考古成就,展览以多种方式进行呈现,旨在让观众能够直观、系统地了解蚌埠地区的相关文化遗存,拓展市民的文化视野,进而更好地保护蚌埠地区珍贵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03
馆藏珍品
— 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 —
新石器时代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1986年淮上区双墩遗址出土,头高6.3厘米,面宽6.5厘米,厚2.9厘米。头后部残,颈部以下残,左耳残。陶像造型眉弓突出,圆眼,鼻小巧,嘴角微微上翘,面带微笑状。脸颊两侧各有连成一线的五个戳刺的圆点,额头正中有一椭圆形的同心圆,耳垂有穿孔。此件文物为中国国内已发现的“雕题,纹面”的最早实物例证。
— 青铜罍 —
春秋青铜罍,2008 年淮上区双墩一号墓出土,口径19.7厘米,腹径40厘米,通高43.9厘米,罩上口径27.3厘米,圈足径19厘米。罍造型比较特殊,平口,方唇,短粗颈,球腹,平底一周外凸形平底矮圈足。气口上端有一活动式敞口透空蟠虺纹罩,圈座罩中空,其底部内有一周凸棱可以置盖。肩部附两对不同形状的龙形或鸟兽形镂空附耳,底部另装三个镂空禽鸟足。器身铸饰四方连续蟠螭纹和间隔是以凸出器表小圆柱。
— 彩陶罐 —
春秋彩陶罐,2008年淮上区双墩一号墓出土,口径20.2-25.8cm,高 36-50.8cm泥质黑陶, 通体磨光,烧成后再施彩绘。喇叭形宽侈沿,矮领与外敞的口沿呈束颈状,宽圆肩,上腹部圆鼓为最大腹径,下腹直收,小平底,口与底大小相若,造型饱满匀称,美观精致。
— 四山镜 —
战国四山镜,1973年蚌埠市西郊八里桥出土,直径16.4cm,边厚cm,重404g,圆形。四弦钮,方钮座,外围凹面带方格。纹饰由地纹和主纹组合而成。地纹为羽状纹,地纹之上,于凹面方格的四角,向外延伸出四组连贯的花瓣,每组两瓣,在各组花瓣的顶端又连接一棒槌状的长叶纹,长叶纹均逆时针方向排列。四组花瓣和长叶纹将镜背分四区,每区置一左旋“山”字,“山”字笔画较瘦长。在各“山”字的右胁,装饰一片花瓣,全镜花瓣均以窄带纹相连接,共十二花瓣四长叶。素宽卷缘。
— 寿州窑青釉四系盘口壶 —
隋代寿州窑青釉四系盘口壶,1977年凤阳临淮出土,口径12厘米,底径11.8厘米,高35厘米。盘口,长颈,鼓腹下敛,平底。肩部有四个桥形竖纽。壶身有模印草叶纹四层。通体施青釉至下腹部,釉色透明,并有细小开片,腹下部有流釉20多处。
— 长沙窑彩绘执壶 —
唐代长沙窑彩绘执壶,1976年怀远茨淮新河工地出土,口径5.5cm,底径9cm,高28.5cm,直口,长颈,鼓腹,腹部有流,流上口略低于壶口,矮圈足。薄胎,胎质不纯净,白中带黄。通体施青釉,釉与胎结合不紧密,有部分已经脱釉露胎。器身在釉下绘有酱黄色、绿色斑点组成的桃形、圆形等图案,十分精美。
— 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盖罐 —
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盖罐,1973年龙子湖区汤和墓出土,口径15.6厘米,底径18.6厘米,腹径33厘米,高47.5厘米。小口,有盖,圆盖鼓顶,内有子口,高颈,斜宽肩,鼓腹,双兽耳,矮圈足。纹饰分为六层,颈部饰波涛潮水纹。上肩饰俯莲纹,莲瓣中间填绘杂宝图案。下肩绘环带式缠枝莲。上腹画四季缠枝花卉,下腹绘忍冬纹和仰莲纹。盖饰俯莲纹,边绘金钱纹。该器体形硕大,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色泽浓艳,为元青花中的精品。
— 江南长江水师提督银印 —
同治三年江南长江水师提督银印,长10.8厘米,宽10.8厘米,高9.1厘米。印面为长方形,虎形钮。虎作蹲踞长啸状。虎通身雕刻兽毛纹饰,头刻一“王”字。印文用满、汉两种文字并刻,汉文为柳叶篆“江南长江水师提督之印”。印背亦用满、汉两种文字篆刻,汉文楷书“江南水师提督之印礼部造”。印之左右两面分刻“同治三年九月口日”。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蚌埠市博物馆、蚌埠文体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