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博物苑
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独立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博物苑位于风光秀美的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濠河之滨,由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晚清状元张謇于1905年创办。
建苑初期,博物苑藏品分天产、历史、美术、教育四部,主要陈列于南馆、北馆等展馆内,而大型文物标本则展示于室外。南通博物苑内文物、标本来源于各地人士和寺院捐赠、售予。1914年编印的《南通博物苑品目》,共收录文物、标本2973号,1933年增至3605号,每号一件至数件不等。
南通博物苑的藏品具有地方特色,如海安青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玉器和骨角器,以及汉代的煎盐工具盘铁、1973年南通市出土的晚唐青瓷皮囊式壶。“陈若虚记”瓷乳,是明万历间南通名医陈实功特制研药用具。
在馆藏的书画、刺绣等艺术品中,有扬州八家的李方膺的画和近代刺绣家沈寿的绣品。革命文物中有抗日战争时期反清乡斗争的文献、手稿、武器和烈士遗物。博物苑陈列面积450平方米,分历史文物、革命文物、自然标本3个基本陈列。
01
建馆历史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生于江苏省海门直隶厅长乐镇(今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光绪二十年(1894)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江苏五才子”之一。
光绪二十年(1894),张謇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光绪二十一年(1895),奉张之洞之命创办大生纱厂。光绪二十八年(1902)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创建了南通博物苑。
私立通州师范
民国元年(1912),张謇起草清帝退位诏书,在南京政府成立后,任实业总长;同年,改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
民国4年(1915),因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部分要求,张謇愤然辞职。民国8年(1919),建成南通更俗剧场。民国11年(1922),棉纺织业危机,导致张謇的事业全面崩盘,大生纱厂走向衰落。民国15年(1926)8月24日,张謇在南通病逝,享年73岁。
南通大生纱厂
张謇是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主张 “实业救国”“父教育,母实业” ,南通兴办了一系列文化教育事业,开创了唐闸镇工业区,使南通成为中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基地之一,城市建设按照一城三镇的格局,成为长江下游的重要商埠和苏北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
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南通博物苑
1903年,张謇游历日本参观大阪博览会,博览会上的所见所闻,给他提供了创办博物馆的宝贵经验。1905年,张謇两次上书清政府,撰写了《上南皮相国请京师建立帝国博览馆议》、《上学部请设博览馆议》,建议在京师建立合博物、图书二馆为一体的博览馆,进而推行到地方。
1909年博物苑规划图
1914年 南通博物苑平面测绘图
1914年,南通博物苑已经初具规模,藏品分天然(即自然)、历史、美术、教育四个部门,所列藏品2973号,每号一至若干件。
南通博物苑
根据《南通博物苑品目》,下册为历史、美术、教育三部,共1103号,历史部包括金、玉石、陶瓷、拓本、军器、刑具等,美术部包括书画、雕刻、漆塑、缂丝等,教育类包括科举、私塾、学校三类。上册则为天产(自然)部,录藏品包括动物、植物、矿物三类,共1870号,占了总藏品数量的62.9%。
南通博物苑南馆
1920年张謇陪同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参观博物苑。1920年由张謇、黄炎培等人发起的江苏省自治组织“苏社”在南通成立,与会社员和来宾120余人游览博物苑,并在中馆前合影,来宾中包括《密勒氏评论报》主笔L.B鲍威尔和美商会会员6人。1920年6月美国教育家杜威博士也来苑参观。
1920年 张謇邀请苏社成员游览南通博物苑时在中馆前合影
1920年,中国科学社在南通开第七次年会,马相伯、梁启超、丁文江、竺可桢、杨杏佛、陶行知等学者名流云集南通,曾在藤东水榭开过一次会,参观博物苑。此时期,张謇经营的博物苑达到鼎盛之时。
1922年6月19日 京剧表演艺术家在南通博物苑谦亭合影。左起:姜妙香、姚玉芙、梅兰芳、张謇、王凤卿
张謇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的实践,对于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张謇之后,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投身于博物馆知识传播及建设,随着二十世纪初大量留学生的学成归来,逐渐形成了一个学兼中西的留学知识群,他们成为当时博物馆知识传播的中流砥柱。
南通博物苑北馆
02
场馆概况
— 南馆 —
南馆建于1906年。初名“动矿物陈列室楼”,后称“博物馆”,是博物苑主要的陈列室,当年陈列天产、历史、美术、教育四部。楼上陈列历史文物,楼下陈列动、植、矿物标本。在二楼半圆型的月台上,悬挂着张謇手书的一副著名的对联:“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道出了张謇创办博物苑的宗旨,就是辅助学校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南馆朝北大门两旁各有一座亭子,陈列古玄妙观的三清塑像。
— 中馆 —
中馆建于1906年。始称测候所,用以测报天气,是中国最早的气象观测机构所在地。1914年,测候所迁至农校,中馆改建后,作为金石碑帖陈列室。张謇先生亲笔题写了中馆匾额。
— 北馆 —
北馆建于1911年。北馆当初本是作为金石书画陈列,张謇为北馆作铭辞为:“将究四类,其广海会。金概所藏,州厅县界。力所弗堪,举例犹派。事固无小,道奚病隘。”北馆建设中,为了陈列当时从吕四海滨出土的长达十多米的鲸骨架,张謇将其改建,楼下陈列除鲸骨架外,还陈列了苑中所藏许多其它动物的骨骼标本和化石,楼上用特制的格屏,陈列通、如、泰、海名家书画,东西两间可以展阅一幅清代南通画家钱恕所作长达10米以上的山水长卷。
— 东馆 —
东馆建于1914年,又称苑事室,是当年博物苑的办公室和接待室。南面原有东西向的苑门,向东有长堤通往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通州师范。现长堤北移并改建五孔怡桥。
— 新展馆 —
新展馆建于2005年,由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领衔规划和设计,展陈面积6,330m2。新馆位于博物苑南侧,沿博物苑原址形成二条轴线铺开,将传统和现代完美结合在一起。
— 南通范氏诗文世家陈列馆 —
为保存乡邦文献、传承前代文脉,范氏诗文世家的当代传人,也即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画家范曾先生捐资在其家乡南通博物苑建设了《南通范氏诗文世家陈列馆》,该馆经过两年多紧张的筹备,于2008年4月16日在南通博物苑正式开馆。
03
基本陈列
— 江海古韵 —
“江海古韵——南通古代文明陈列”于新展馆一楼,展出面积805平方米,共展出文物850多件,其中包括国家一、二级文物25件。
展览以南通地域保存下来的文物为主,展示了南通沧海桑田、区域不时地发生变化,南通先民与自然相互依存和修正的历史轨迹。
展览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江海沧桑。分史前曙光和重辟草莱两个单元,讲述了南通新石器时代的文明和南通地质环境的变化。第二部分,盐棉兴邑。分熬波黄海和杼织东疆两个单元,展示了促进本地发展的盐、棉经济历史。
第三部分,城镇肇基。分城池变迁和江防水运两个单元,讲述了南通古城的演变和长江对本地的滋养与防护。第四部分,文华逸韵。分庙堂钟鼎、文坛艺苑、市井民风三个单元,再现了江海文化的多元性与独特性。
— 博物情怀 —
南馆是南通博物苑最早的展馆,始建于1906年,保存至今凝聚了数代博物馆人的心血。南馆建成之后,张謇为之题名为“博物馆”,由他亲笔手书的“博物馆”和“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分别镌刻为匾额和对联悬于大门外。
“博物情怀——南通博物苑史迹暨早期藏品展”分两部内容。一楼为博物苑早期藏品记忆展,择取张謇时期编印的《南通博物苑品目》中记录的藏品信息,按当时的分部以:天产部、历史部、美术部和教育部四部展示。
二楼为南通博物苑110年史迹展,通过创苑以来保存的史料、物件,带领观众走过南通博物苑110年的发展轨迹,通过博物苑的演变历程,借以探索张謇博物馆思想的“富矿”,铭记为之贡献爱心的各界贤达,以启将来,促进南通博物苑的事业更健康发展。
— 巨鲸天韵 —
“巨鲸天韵——江海鲸类生物资源专题陈列”展览位于新馆自然厅,展出面积600平方米,共展出自然标本220余件,展出形式有多媒体、互动游戏、场景体验等。
本展共分四个部分:前言、结缘鲸类、与鲸共舞、结尾。通过本苑收藏的七种鲸类标本,即:须鲸类的长须鲸、大须鲸、拟大须鲸、小鳀鲸;齿鲸类的伪虎鲸、糙齿海豚、江豚,与大型场景结合,讲述了鲸的故事,介绍了中国鲸的种类、特征和习性,并讲述了本苑对鲸类的关注与研究。
此外,还通过200余件自然标本,展示了与鲸类共生的江海南通生机盎然的自然生态,多样的生物物种和得天独厚的资源特产等。展览设一开放性的结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观众思考,引起共鸣,号召观众倍加珍惜身边的点滴资源,自觉加入到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列中来,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出力。
—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 —
濠南别业建于1915年,是张謇在南通最早的私人住宅,开放二、三两层,一是作为张謇故居进行了复原展示,二是利用二层部分空间举办了张謇的生平业绩展。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张謇”展以图片形式展示了爱国主义实业家张謇,高举“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两面大旗,筚路蓝缕,经营南通的事迹,反映了一个爱国志士对救国道路、救国方法等艰苦而曲折的探求。
展览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张謇从普通农家子弟到状元,从仕途退身到经营地方实业光辉的一生。第二部分,实业肇基、强国富民。从1895年创办大生纱厂,到农业、水利、交通运输、金融等领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大生产业集团。
第三部分,教育广兴、启智育才。张謇认为“父教育,母实业”,他将企业的盈利用于广兴教育,形成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普通教育到特殊教育的金字塔式教育体系。
第四部分,公益溥施、示范全国。张謇开创博物馆、图书馆等社会教育机构,广兴公益、慈善、市城建设等一系列基础设施,使南通博得“模范县”的美誉,甚至被国际友人称为“理想的模范城市”。
04
临时陈列
— 传统@现代 —
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与南通博物苑合作举办的“传统@现代——民族服饰之旧裳新尚”(南通巡展)于2022年1月1日在南通纺织博物馆开幕。这是该展览继宁夏银川、北京、广西南宁、浙江杭州巡展之外的全国第五站。
此次展览共计展出24个民族的200余件展品(服饰、饰品、工具等)。展览以民族服饰为切入点,以人类学的视角探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寻找“传统”超越时间的价值,挖掘民族文化传统在当下的创造性转化,启迪传统走向未来的可能。
作为中国民族博物馆的品牌展览,本次南通巡展为适应南通纺织博物场地与南通独特的历史而重新整理了叙事线索。
“南通巡展”将融入南通汉族服饰,让观众在同一空间里,感受中华民族的对美的极致追求,感受民族服饰的异曲同工,感受传统服饰在现代的无限可能。
展览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单元:时间。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史书,书写了宇宙起源与族群历史,承载了对远古的无限追溯;服饰的缝制因循时令,服饰的穿戴依乎岁华,与自然秩序相契,与生命旅程相合。服饰的神圣之美、秩序之美穿越时间,历久弥新。
第二单元:空间。服饰是贴身的建筑与雕塑,构筑人体置身之空间。通过剪裁、抽褶、堆砌,形成立体外观;依托生活空间,因地取材制衣,应乎空间之寒暑节变,形成宜地宜时宜人之款式。更于服饰上映绘生活空间与地方记忆,寄托对宇宙的畅想。服饰的宜地关怀超脱空间,深化认同。
第三单元:工艺。撷自然之物,精挑细选,孜孜以求,灌注匠心,历经千锤万漉,以色彩、层次和光影使服饰尽显缤纷,和谐人与自然之美。服饰的工艺之美,源自精益求精和极致追求,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相得益彰。服饰的制作超越器械,在艺在心。
第四单元:交错。 传统与现代,本非割裂,交错互鉴,绵延共新。从民族服饰的角度,领略传统之超越时空,超乎技艺。重新审视传统的焕新力量,构筑传统在现代的恰适表达,实现民族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南通博物苑、江苏文旅、中国旅游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