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鲁迅纪念馆
上海鲁迅纪念馆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甜爱路200号的鲁迅公园内。纪念馆于1951年1月正式向公众开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座人物类纪念馆。
鲁迅纪念馆的藏品总数超过8.7万件,以鲁迅的手稿、著作、藏书、生活用品为主。纪念馆二层有常设展“鲁迅生平陈列”,通过照片、实物、模型、影片等方式,全面介绍鲁迅的人生经历、精神思想、学术成就和历史贡献。
01
场馆概况
上海鲁迅纪念馆的原址是鲁迅生前的最后一处寓所,位于虹口区山阴路132弄9号。鲁迅于1933年4月迁入,1936年10月在这里逝世,遗体下葬于上海万国公墓。鲁迅故居现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50年,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开始筹建上海鲁迅纪念馆,馆舍位于鲁迅故居,1951年对外开放。1956年纪念馆迁至虹口公园(现名鲁迅公园)内,同年鲁迅墓亦搬迁至此。纪念馆由陈植设计新馆舍,为具有江南民居风格建筑,青瓦白墙、马头式山墙。1998年纪念馆馆舍进行扩建,建筑面积增加到5000平方米,并新增朝华文库资料室。
1999年,改建后的上海鲁迅纪念馆,馆舍占地面积4212平方米,建筑面积5043平方米,保留原二层庭院式的江南民居风格的建筑特色,同时又融入了现代博物馆的功能。地下一层为文物库房,藏有文物、文献资料20余万件。
— 鲁迅故居 —
鲁迅故居位于虹口区山阴路132弄9号(大陆新村九号)。大陆新村为大陆银行所建,为红砖红瓦砖木结构的三层里弄房,外形具有鲁迅故乡绍兴民间住宅的风格。
1933年4月鲁迅租下其中第一排的9号为居所,同月11日鲁迅携夫人许广平和儿子海婴迁入于此。当年的大陆新村,除了中国居民外,还住有许多外国侨民。1933年4月~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居住于此。1936年10月19日凌晨,鲁迅在这里与世长辞。
上海鲁迅故居按照鲁迅生前居住时的情形复原,屋前有小天井,底层前间是客厅,后间是餐室。
二楼前间是鲁迅卧室兼书房,鲁迅在这里先后写作和编选了他的历史小说《故事新编》和《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七本杂文集,翻译了《表》、《死魂灵》、《俄罗斯的童话》等四本外国文学作品,编印出版了《木刻纪程》、《引玉集》、《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等中外版画;编校出版了瞿秋白的译文集《海上述林》上、下卷。鲁迅在这里会见过瞿秋白、茅盾、冯雪峰和A·史沫特莱、内山完造等中外人士。
后间是贮藏室,内有鲁迅的修书工具、药品和医疗器皿等各种物品。三楼前间是鲁迅独子海婴及保姆的卧室。后间是客房,在这里鲁迅掩护过瞿秋白、冯雪峰等共产党人。
上海鲁迅故居内的家具,绝大部分是原物,鲁迅逝世后,许广平携周海婴迁居淮海路淮海坊,这些家具随之搬走。1950年复原鲁迅故居时由许广平捐赠。
— 鲁迅墓 —
1936年10月19日清晨5时25分,鲁迅在上海病逝。当日,鲁迅遗体移于万国殡仪馆。10月22日下午,鲁迅遗体公葬于上海西郊万国公墓。
当时,由十六位青年作家扶柩上车,社会各界近万人,高举着“争取民族解放来遥祭死去了的鲁迅”的横幅,唱着挽歌,不顾反动军警的警戒,步行十余华里,为鲁迅送殡。马路两旁,站满了肃立的人群,向鲁迅先生的遗体告别。
丧仪隆重而庄严,民众代表献沈钧儒所书“民族魂”挽幛一面,覆于棺上。当时的鲁迅墓很简单,鲁迅的灵柩上只是一个土堆,墓穴后面立了一块梯形的水泥墓碑,碑的上端,镶着高38厘米,宽25厘米的磁制“鲁迅先生之遗像”,像下面是鲁迅之子周海婴所书“鲁迅先生之墓”六个字。
1947年9月,在文化界进步人士和鲁迅生前好友内山完造的资助下,许广平改建了鲁迅墓,改建后的鲁迅墓,占地64平方米,用苏州金山花岗石建成。碑面上有周建人所书的金字碑文。1956年,鲁迅墓迁置于虹口公园(即今鲁迅公园)内。1961年,新建的鲁迅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2
基本陈列
— 序厅 —
序厅右面展墙上有著名诗人臧克家写的“为纪念鲁迅而作的——有的人”全篇诗文,透彻地反映出鲁迅与民众间的关系。活着为多数人,俯下身来为人民做牛马,死后却活在人民的心中,人民把他看得很高很高……反映出人们对鲁迅的敬仰。
序厅左面展墙上是鲁迅的二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附首甘为孺子牛”,这不仅是鲁迅一生的精神体现,也是他正直的民族脊梁的真实写照,他用一生写就出中国人民之子的光辉形象。
— 生命的路 —
通过投射在三面墙体上近6分钟的巨幅影视,浓缩了鲁迅在与黑暗世界的斗争中,披荆斩棘,艰难跋涉,奋然前行的光辉一生,见证了他不平凡的人生轨迹和终成一代思想文化伟人的起伏跌宕的心路历程。短片气势恢弘,对鲁迅的生平业绩和思想以高度哲理性的概括,使观众对鲁迅从参观开始,就对鲁迅有一个概略的了解。
— 首在立人 —
“立人”是鲁迅思想的核心,是他一生最重要的理念。鲁迅认为中华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培养无数人格独立、意识觉醒、精神健康的新人,“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就是培养。也就是说,只有把人培养起来了,做任何事情才可以成功。要重铸民族性格,要使他们更加健康强壮。
— 阿Q —
1921年鲁迅写下了不朽之作《阿Q正传》,展厅屏幕里播放的是根据《阿Q正传》而拍摄的电影片段。鲁迅对阿Q的描写和刻画,批判了精神胜利法,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概括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揭露了国人的灵魂。
展厅还展示了画家丰子凯根据先生的《阿Q正传》小说创作的漫画,《阿Q正传》被翻译成70多种文字、流传到50多个国家,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 画出国人的魂灵 —
展区集中表现鲁迅的创作成就。在展示鲁迅主要文学实绩的同时,还以沙画的形式演示鲁迅笔下人物,以1500余张鲁迅形象和作品插图组成一幅巨幅鲁迅像,令人震撼。135°弧形银幕上放映的电视艺术片《秋夜》,涵义隽永,回味无穷。观众还可以互动设置,在这里体验鲁迅笔下生活情趣。将大量的鲁迅艺术形象和作品插图,通过电脑合成,组成的巨幅鲁迅像,令人震撼。
— 保存者、开拓者、建设者 —
造就具有健全人格的民族新人,需要多方面的精神滋养,为此,鲁迅在竭力推进中国新文学的同时,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整理、保存中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译介、引进外国进步文艺,倡导新兴版画,为建设中国的新文化,进行了全面的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成为现代中国的一代文化伟人。
鲁迅当年辑校的古籍、石刻、抄录的碑铭、墓志,已被集成两部煌煌巨著——《鲁迅辑校古籍手稿》、《鲁迅辑校石刻手稿》。《俟堂专文杂集》收录了1924年鲁迅自编所藏汉、魏、六朝古砖拓本173件,鲁迅生前未出版,1960年3月文物出版社出版。
— 内山书店 —
内山书店是鲁迅晚年在上海的重要活动场所。现四川北路2050号,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开设,1929年选现址。鲁迅常来内山书店购书、会客,并一度在此避难。书店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
鲁迅在购书中结识了内山夫妇,结为挚友。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党政府“文化围剿”,进步书籍被查禁,该店是销售进步书籍的主要场所,又是中共和进步人士的重要联系地点。方志敏在南昌狱中的书信文稿,就是通过书店送到鲁迅手中转达中央的。
— 精神界战士 —
曾大声呼唤中国“精神界之战士”的到来。鲁迅一生上下求索,不断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仅用他的如椽巨笔对中国国民性的弱点,作了深刻的剖析,而且写下了大量抨击黑暗社会的檄文,并亲自参加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政府反动统治的实际斗争。
为实现立人兴国的理想,鲁迅苦苦奋斗了一生。同时,也表现了鲁迅作为“战士”的另一面:对战友、师长、家人的深厚情谊。鲁迅是中国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精神界之战士”之一。
— 民族魂 —
人之子中华民族博大的精神文化滋养了鲁迅。鲁迅的脉搏始终与中国人民前进的时代步伐一起跳动,他一生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不息,鲁迅是中国人民的忠实儿子。他思想的深刻内涵,不仅在当下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而且指向了人类的未来,鲁迅堪为我们这个时代站立在全人类思想之巅的哲人之一。
03
朝华文库
朝华文库是鲁迅同时代人及相关专家、名人的文物资料专库,是1999年建成开放的上海鲁迅纪念馆新馆的一个扩充组成部分。专门收藏一批鲁迅同时代人及相关专家、名人的文化遗存和积累,包括手稿、来往信件、藏书与本人著译、照片、字画、文房四宝,以及有纪念意义的生活用品等,兼有保藏、展示、研究和纪念四大功能。目前已成立了陈望道、许广平等24人、23个专库,收藏藏品五万余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巴金先生为朝华文库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