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博物院
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为清朝初期的皇宫。沈阳故宫始建于清太祖天命十年(1625),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总占地面积63272平方米,建筑面积18968平方米。它不仅是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关外唯一的一座皇家建筑群。
清朝迁都北京后,故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共经历努尔哈赤、皇太极、乾隆三个建造时期,历时158年。 建筑100余座、500余间。 入关以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诸帝,相继十次“东巡”时作为驻跸所在。
2004年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7年,沈阳故宫博物院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01
场馆概况
沈阳故宫博物馆原名“东三省博物馆”,馆址设于沈阳故宫宫殿群中。1928年5月,东三省博物馆首次对外开放,参观路线仅限于中路建筑。
东三省博物馆初期的大政殿及石王亭
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溃败的奉军入沈,占据了凤凰楼和台上五宫,博物馆被迫闭馆。1929年春,奉军撤出,博物馆重新开放。
东三省博物馆时期的开放区域
九·一八事变后,沈阳故宫宫殿沦为“皇产”归伪满洲国“奉天陵庙承办事务处”管理,博物馆于1936年4月再次关闭。抗战胜利后,沈阳故宫曾短暂开放。
沈阳解放以后,沈阳故宫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至20世纪60年代,初步形成了3个原状陈列、4个专题陈列、3个器物陈列和其他临时展厅的开放格局。1966年下半年至1971年9月,沈阳故宫各宫殿关闭,只开放戏台、大清门、銮驾库等展厅。
1951年东北物资交流展览会
1971年10月1日,沈阳故宫重新开放大政殿等建筑并恢复陈列展览。经过近三十年的艰辛探索,沈阳故宫的开放区域有了显著的增加,基本陈列也得到了不断地调整与充实。
20世纪60年代初期,观众参观崇政殿金龙宝座
1985年到1987年,沈阳故宫进行了三期文物开发工程,先后修复、维修古建筑20余所100余间,使沈阳故宫新增开放面积近2万平方米。
1986年以前被占用的东朝房
此后,随着古建筑保护修缮工作的逐渐开展,沈阳故宫的开放面积愈来愈大。2015年1月,沈阳故宫开放面积达到了85%。
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东路、中路和西路。
东路包括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的场所。
西路则是清朝皇帝“东巡”盛京时,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传统,集汉、满、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2019年,太庙修缮完工并对外开放,标志着沈阳故宫实现了100%开放。沈阳故宫博物馆的开放范围将逐渐扩大到汗王宫遗址、东北电信管理处旧址、满铁奉天公所旧址、同泽俱乐部旧址,陆续建成沈阳故宫汗王宫遗址博物馆、家具陈设博物馆、清代宫廷艺术馆、沈阳故宫近现代艺术馆,展示沈阳故宫深厚的历史文化。
02
原状陈列
— 盛京太庙 —
盛京太庙原位于盛京城抚近门外东五里,并供有肇、兴、景、显“四祖”神位。清迁都北京后,太庙内神位奉入北京太庙,其原址遂停止使用。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清高宗弘历为恢复盛京坛庙制度,遂命盛京工部移建太庙于现址。盛京太庙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建成,但只在太庙内供奉了历朝帝后玉宝玉册。
为全面恢复太庙规制,沈阳故宫博物院综合清初史料记载、北京太庙现存陈设和盛京陪都特殊历史地位等多方面因素,对盛京太庙进行了复原陈列。其中,太庙正殿设神龛宝座供奉清太祖努尔哈赤神位,配殿供奉历代帝王神位,使其太庙内陈设更加符合清代典制要求。
— 大政殿 —
大政殿俗称“八角殿”,始建于1625年,清入关前也称“大殿”或“笃恭殿”,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营建的重要宫殿。它是清入关前举行皇帝登基、元旦、万寿节朝贺、筵宴典礼等重要庆典的地方,平时则用以举行议政王大臣会议或颁布重要诏令等。清迁都北京后逢朝会及节日庆典,沈阳各衙署官员仍于殿前行礼;清帝东巡盛京时亦于此举行庆贺筵宴。
殿中的“泰交景运” 匾为乾隆二十二年(1757)御笔,木底铜字,上钤“乾隆御笔之宝”玺,边缘雕九龙,制于北京养心殿造办处,乾隆四十六年(1781)运至盛京悬于大政殿内御座上方。语出《易经》和《诗经》。其意为“随着天地之气相交万物通达,清朝的宏大国运由此产生”。
楹联“神圣相承恍睹开国宏猷一心一德,子孙是守长怀绍庭永祚卜世卜年” 为乾隆帝二十二年(1757)御笔。悬于大政殿两翼楹柱上。木底铜字,上钤乾隆御玺,边雕龙纹。联中乾隆帝抒发了对先祖胸怀大略,子孙相继开疆拓土,建立大清之艰辛的无限敬仰之情,同时也表示了他为守业子孙,将不忘祖训,大展宏图,使国家长治久安的决心。
— 崇政殿 —
崇政殿俗称“金銮殿”,建于清太宗天聪年间(1627-1635),崇德元年(1636)定为今名,该建筑是清太宗皇太极日常处理政务接见外国使臣的重要场所。
殿内的“正大光明” 匾为乾隆皇帝御笔,四框雕云龙,木底鎏金铜字横书匾。据《黑图档》载,乾隆四十六年(1781)由养心殿造办处送贮盛京,悬于崇政殿宝座上方。
崇政殿殿内陈列的文物按乾隆东巡时摆设,陈列有金漆云龙屏风、透雕金龙宝座、鎏金铜甪端炉等珍贵文物,同时在崇政殿南墙、北墙保留了乾隆皇帝的御制诗匾,这些文物均是清帝东巡时带到盛京的。
殿内楹联:“念兹戎功用肇造我区夏,慎乃俭德式勿替有历年。” 为乾隆皇帝御笔,悬挂于崇政殿宝座两侧楹柱上,为木质长方形,四周为宽边浮雕金漆云龙纹饰,上部有金属挂钩,联心为蓝色,内置铜字下联左侧钤有“乾隆御笔”“所宝惟贤”二方印。 此联意为牢记祖先逐鹿中原的辉煌功绩,谨慎继承其节俭美德作为法则,永不更改以至世世代代。
— 文渊阁 —
文溯阁位于沈阳故宫西路,建于1782年,名称依乾隆皇帝《文溯阁记》所述有 “溯涧求本”之意。该建筑是仿照明代大藏书家范青在宁波所修建的天一阁而建造,外观两层,实为三层,每层六间,取《周易》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说。文溯阁是为存放举世闻名的《四库全书》与《钦定古今图书集成》而修建的,与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圆明园的文源阁、紫禁城的文渊阁、江苏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浙江杭州圣因寺的文澜阁交相辉映。
沈阳故宫的文溯阁内复原了清帝东巡时期的历史原貌,在文溯阁入口正中陈列桌椅,其上陈列《四库全书》内经、史、子、集等书复制品,使观众对《四库全书》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并在文溯阁内复原书架等陈列物品,力求恢复文溯阁的历史原貌。
— 颐和殿 —
颐和殿建于乾隆十一年至乾隆十三年(1746-1748), 殿内设有宝座屏风,西墙上原有乾隆御书联“福凝东海增芝算,祥拥西池长鹤龄”,表达对母亲多福多寿的祝愿。外檐彩绘为金龙和玺彩绘。东侧有一间耳房,为皇太后的净房。该建筑是皇太后的行宫和举行庆典召见王公官员女眷的地方。
— 清宁宫 —
清宁宫是沈阳故宫的早期建筑之一,是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清入关前,清宁宫不仅是内廷处理军事政务、召见和接见、筵宴满蒙汉族贝勒及王公大臣的场所,也是满族举行萨满祭司的场所。清入关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帝十次东巡盛京皇宫,都曾在此举行过萨满祭祀活动。
清宁宫的复原陈列以萨满祭祀、祭天的史料为基础,以院藏宫廷历史文物为主线,在外间复原了萨满祭祀场面,并配备了相关文物、图示及说明,使观众一目了然,加深对清初宫廷萨满祭司这一文化现象的认识和了解;在东暖阁内恢复到乾隆、嘉庆、道光时期的积累面貌,力求复原宫廷富丽典雅的生活场面,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 关睢宫 —
关睢宫位于帝后寝宫区域清宁宫之东,是清太宗皇太极最宠爱的宸妃所居住的寝宫,始建于天聪年间,为五开间硬山式砖木结构。崇德六年(1641),宸妃病危,皇太极不顾战事,从硝烟弥漫的松锦战场连夜赶回盛京城,未及相见宸妃便香消玉殒,皇太极悲恸欲绝,“饮食顿减,圣躬违和”,两年后也相随而逝,关睢宫自此便以“哭倒一代君王”而闻名于世,备受广大观众之青睐与瞩目。
— 永福宫 —
永福宫坐落在沈阳故宫凤凰楼高台之上,为后金天聪初年始建,以清宁宫居中。它位于西庑之末,序列次于西宫,是历史上著名的孝庄文皇后(庄妃)居住、辅政和养育皇子福临的地方。
永福宫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由一间壁墙分隔成内外两室,中间有门相通,内两间,外三间。永福宫复原至庄妃的寝居场所,主要包括宴饮、迎见宾客、礼佛和宫女寝居等场所,并在室内复原了万字炕及具有浓郁东北特色的摇车等物,使陈列场景尽量接近真实,体现皇太极时期的面貌,使观众对庄妃及福临的生活和活动有所了解。
— 继思斋 —
继思斋建于乾隆十一年至乾隆十三年(1746-1748),是清帝东巡在盛京驻跸时,随驾妃嫔居住之处。
继思斋的屋顶是三波浪卷棚式,在沈阳故宫诸宫殿中独树一帜,颇为奇特。其建筑进深、面阔均为三间,斋内呈“井”字分隔,形成九个大小相等的单间,各以小门相连,形似“迷宫”。
各间内有置宝床幔帐的寝宫,有摆放佛桌佛像的佛堂,有陈设书画卷册的书房等,这样的分隔使得虽同在一个建筑内的各个房间又相对独立,非常巧妙。斋南正中一门通过游廊与保极宫北门相连。
— 保极宫 —
建于乾隆十一年至乾隆十三年(1746-1748),东稍间是清帝东巡在盛京驻跸时的寝宫,其内东稍间为寝宫,西稍间为书房,明间为皇帝召见王公大臣之处。室内悬挂“高临万象”匾额及“帝命式于九围本支百世、天心佑夫一德承叙万年”书联。
— 迪光殿 —
迪光殿位于西所第二进院落,建于乾隆十一年至乾隆十三年(1746-1748),面阔三间,室内无隔断,为清高宗弘历东巡驻跸盛京故宫时处理政务和生活之处。迪光殿依“殿上陈设”而作的复原陈列,殿内陈设有红雕漆云龙宝座、红雕漆边座刻字围屏、香熏、方几、匾联等,反映了乾隆皇帝“临殿听制”的办公场景。
— 介祉宫 —
建于乾隆十一至十三年(1746-1748)。室内东稍间为暖阁即皇太后下榻之处,内设板床、幔帐,中三间为通透间,有雕刻精美的落地罩,西稍间设有床,座椅,是为皇太后休息和接受皇帝问安之处。
内檐明间开门,次间、稍间为槛墙,槛窗,门的形制为五抹隔扇门四扇,窗为支摘窗,心屉为步步锦。外檐彩绘为金线石碾玉旋子彩绘,该建筑为皇太后东巡时的寝宫。
03
基本陈列
— 清前历史陈列展 —
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起兵创业,至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是清王朝在东北地区奠基发展的阶段,习惯上称为“清前史”。
清前时期是满族崛起、发展的重要时期。期间八旗制度的创立,民族政策的确立,满汉文化的融合等等,为清入主中原,统一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沈阳故宫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历史遗迹,也是收藏清前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
“清前历史陈列展”共分五个单元:后金建国、攻占辽沈、汗位传承、改元称帝、迁都北京。展览以文物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展出了清太祖、清太宗时期的那段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清朝开国史。
— 珠帘玉墀 —
“珠帘玉墀——清代后宫生活用品展”展览通过沈阳故宫院珍藏的后妃首饰佩饰、起居生活等珍贵文物,展现了中国最后一个皇朝的宫廷生活风韵和传统帝后典制,反映了大清王朝的皇家风范,艺术珍品的瑰丽豪华。
展览共展出院藏文物72件,共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为“翠绕珠围”,展示的是后妃的鞋帽和佩饰,包括冠、钿、扁方、头簪、流苏、手镯、耳坠、戒指、鞋等各种穿戴佩戴之物。第二单元为“吉光凤羽”,展出文物24件,为沈阳故宫所藏后妃生活用品。第三单元为“酌金馔玉”,共展出文物22件,展示清代内廷所需的宴饮金器、银器、瓷器等器具。
— 岁月留痕 —
“岁月留痕——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史展”的地点位于仰熙斋和九间殿,共展出实物近300件,图版520余幅。
展览分为四个部分,以时间为线。 第一部分介绍沈阳故宫的创建与使用(1625-1926);第二部分介绍博物馆的诞生与磨难(1926-1948);第三部分介绍博物馆新的起步与成长(1949-2004);第四部分介绍沈阳故宫的新辉煌(2004-2011)。
— 清代宫廷钟表展 —
沈阳故宫是除北京故宫之外国内仅存的古代皇家宫殿,这里除了保留着颇具满族特色的宫殿建筑群,还珍藏着数万件清代宫廷文物,其中所收藏的30余件清宫钟表,则是沈阳故宫藏品中最具宫廷特色和艺术价值的珍贵文物之一。
“清代宫廷钟表展”精选了院藏清宫钟表33件,其中包括一级文物金代大钟1件,清宫原藏钟表24件,以及清末溥仪私运出宫的珍品8件,制造年代从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初。
展品中既有产于英国、法国、瑞士等地精品,也有清宫做钟处生产的钟表,这些钟表制作精美、设计独特,装饰华贵,代表了当时高超的钟表制作工艺水平,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及艺术、科技价值。
清代宫廷中虽然很早就使用西方进口的各类钟表,但在平时对市民百姓的管理上,仍然采用传统的计时和报时方法,如铜壶滴漏、钟鼓报时等等。在沈阳故宫内,即保存着一件清代盛京(沈阳)城的报时大钟——盛京定更钟。这件传统的报时工具自清朝开国时期即由宫廷中使用,持续沿用了整个有清一代。
此外,除以上介绍的各类清宫计时、奏鸣钟表外,在沈阳故宫还另外收藏着几件特殊的清宫机械演奏装置,如自动扇扇人、机械鸟笼和可以演奏传统曲目《茉莉花》在内的大八音盒等等。
— 宫苑撷珍 —
清代宫廷艺术珍品展共展出沈阳故宫院藏清代瓷器、玉器、漆器、珐琅器、服饰袍料、书画中的文物精品128件,较为集中地反映了清代的社会文化、工艺水平以及帝王的审美意趣和艺术品位。
清代康、雍、乾三朝的制瓷水平很高,在单色釉方面出现了很多创新品种,如郎窑红、胭脂水、霁蓝、茶叶末、孔雀绿等;彩瓷中除青花、釉里红、斗彩等传统品种外,也有粉彩、珐琅彩、素三彩、墨彩等;还有仿历代名瓷及仿青铜釉以及脱胎、玲珑、转心等品种,这些色彩和品种在展出的29件瓷器中均有呈现。
喜爱书画艺术的观众在此展览中不仅可以欣赏到王时敏、董邦达、王翚、郑板桥等书画大家的作品,还可以看到康熙、乾隆皇帝的墨宝。此外,色彩丰富的清宫帝后服饰、庄重华美的清代珐琅、巧夺天工的宫廷玉器、漆器等,均展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代表了清代工艺的最高水平。
— 匾额展 —
清代的康、雍、乾时期,经济发展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文化艺术也空前兴盛。清代帝王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和重视,在清代皇家宫殿、苑囿、坛、庙、陵寝等建筑内的匾、牌、楹联中反映得最为明显,最为完整。
这些匾、牌、楹联,既是统治者安邦治国的治世经典,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艺术瑰宝,具有重要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为清代历史、宫廷史、建筑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览展出的是故宫所藏部分清宫牌匾,均为清帝御笔所题。匾额内容既是统治者安邦治国的治世经典,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艺术瑰宝,具有重要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为清代历史、宫廷史、建筑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 古建筑技术 —
古代建筑技术展共分三个单元:沈阳故宫的营建、沈阳故宫的建筑特色、古建筑的保护。通过部分历史图片、模型及部分实物资料反映了清初满族宫殿建筑发展史,并通过与北京故宫主要建筑群及建筑技术的对比,着重在布局、造型等方面展示了沈阳故宫的地方特色及满族风格。
— 清代武备与八旗制度 —
清代武备与八旗制度展将沈阳故宫十王亭建筑与历史文物有机的结合起来,复原了皇太极时期的左、右翼王亭,并在八旗亭集中展出了清代八旗标志、御用武备、长短兵器、火枪火炮、作战辅助器等清代武备文物,力求将清代八旗制度、武备种类及使用情况清晰的展现给观众。
— 清代宫廷御用品 —
展览共分四个单元,分别为“武备法器 国史载体”“琳琅御品 随驾盛京”“书画清玩 撷趣生活”“锦衣‘喜’器 大婚专属”。展览展出的御用武备、宗教法器、卤簿仪仗、皇帝收藏字画、宫廷陈设及皇帝大婚定制用品等,为观众揭开中国最后一个皇朝的开国创业历程、清帝东巡礼仪、随驾御品、皇帝的书画意趣和皇帝大婚的神秘面纱。
04
馆藏珍品
— 清太祖努尔哈赤宝剑 —
努尔哈赤剑,圭首剑锋,不开刃。全长80.5厘米,刃长58.3厘米,刃宽3.1厘米,柄长19厘米。剑镡长3.2厘米,宽9.9厘米,刻玉兔、祥云图案,两端为龙首、鱼身的睚眦纹饰。剑首宽8.3厘米,为铜质典型海棠形如意明代剑首,錾刻天官、鹿、鹤图案以实心铜目钉固定于剑茎尾端,无尾铆,柄身牛角制,穿铜目钉固定于铁茎。从剑镡、剑首纹饰图案看有“加官进禄”、“玉兔呈祥”的寓意。剑鞘分节外包铜皮及鲛鱼皮面,铜横箍7道,鞘表面另镶有铜质镀金螭虎纹和菱形花卉纹饰。清乾隆年间曾为此剑佩以鹿皮条,其上用汉、满两体文字书写:“太祖高皇帝御用剑一把,原在盛京尊藏”等字样。皮条于1959年遗失。该剑做工精良,纹饰图案丰富多彩,具有极浓的汉民族文化气息。根据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明朝廷曾敕封努尔哈赤为龙虎将军一事,有关专家学者推断该剑即为明朝所授“龙虎将军剑”。
— 清太宗皇太极腰刀 —
太宗文皇帝御用腰刀,此刀为其仅有的几件实用兵器之一,全长 94.5、 刀身长 75、宽 4.5、厚 1.6 厘米,材质为精钢原料打造, 即碳素钢,为碳量合适的钢,既可保证硬度,又可保证韧度。刀刃锋利无比,造型为柳叶形状,前部略微加宽,并向上呈现微弧形状。刀背逐渐加厚,以增加战斗时的砍杀力度。刀身双面皆制有两道长条形凹槽, 即开双血槽,为搏杀时的致命血刃。 其近刀尖四分之一处起脊反刃,上血槽至反刃处,下血槽直贯刀尖。
— 宽温仁圣皇帝信牌 —
高 30.8、圆径长 21.8、厚 2.2 厘米。清代崇德年间制,木质髹漆。清入关前八旗大臣、官兵传达皇帝御旨、行使职权的凭信之物,诏书贴于信牌背面,送达后可揭去重新使用。其形制源自古代传统器物。主体为圆板形状,上方饰以红色云朵形状牌头,中间为蓝色地,绿色海水,雕刻一条金龙行龙。在云朵上部还有穿孔红色圆头。牌面一侧为圆形浅池,朱红地。中央阴刻,加圈点满、汉、蒙三体文字“宽温仁圣皇帝信牌”各二行,另一侧为素面圆形浅池,无贴纸及印模。每件信牌另附有特制皮套, 为绿边黄地,中间彩绘海水、云龙戏珠纹饰,在套里面,衬有月蓝织布,中夹软衬纸,为明代官方文书残件,即《信牌档》。 沈阳故宫藏有若干后金初期的信牌、印牌,即为当时官兵出行的印信凭证。
— 皇太极御用鹿角椅 —
鹿角椅,顾名思义,乃用鹿角制成的座椅。鹿角,在中国古代军营中曾作为一种防御设备。因此,皇太极乘坐的鹿角椅,既是一件做工精美的工艺品,又兼备防护作用的实用价值。据载,皇太极曾经有三张鹿角椅,传说这些椅子都是用皇太极亲猎的鹿角制成的。
— 铁铸大金天命云板—
后金天命八年(1623)所铸铁质云板,是经过努尔哈赤改良后,用以传递军事情报的“报警器”,距今已有390余年。云板铸造于牛庄城,也就是现在的辽宁省海城市。1955年,该云板被沈阳故宫工作人员发现,于是征集入藏沈阳故宫,为国家一级文物。
云板由生铁铸成,上部有一个透孔用来系绳悬挂。首、尾呈云朵形状,板身为长方形,上铸楷书铭文“大金天命癸亥年铸牛庄城”十一字,左侧一行五字为双勾阴文,右侧及下部一行六字为凸起阳文。版身正面上下另铸有凸起花卉纹,背面铸有凸起菊叶纹。
— 金代交龙钮大钟 —
这口大钟在清代时曾长期用于盛京城内定点报时之用。民国十九年钟楼拆除以前,沈阳的钟楼里悬挂着的都是这口钟。钟全高210厘米,下口径125厘米,重约3000千克。钟面上还记载着铸钟经过及匠人、僧人的名字。
— 《康熙南巡图卷》 —
清代山水画家王翚绘画作品。设色纸本。画面绘康熙南巡回銮一路景致。自南京雨花台起,所经雷锋塔、金山,郭璞墓、纱帽洲、刘家山、燕子矶等,最后到达瓜洲。画滚滚长江碧波荡漾,南巡船只浩浩荡荡行驶在江面上,所经山川市镇车水马龙,一片繁荣的景象。此画无画家款印。根据文献记载,主要作者为王翚及其弟子杨晋。
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两年后,在都察院左都御史宋骏业的主持下,画卷开始绘制。经过三年时间才完成。此图总体设计及图中山水树石均出自王翚手笔,人物及牛马等为杨晋所画,房屋、舟车等由供奉内廷的其他画家绘制。画面宏大,人物众多。充分展示了康熙南巡的盛举。
— 青花红龙大盘 —
此盘斜沿圈足,胎质细腻,造型规整,釉色纯正。全器由深蓝色青花、橙红色彩釉组合制成,盘口内沿为青花留白海浪纹,内壁刻画四条红釉行龙,身绕火焰,在青花流云之中相互追逐,每龙神态各异,独具特点,或前望或回首,或引颈或昂头,或象鼻或鱼尾,或张臂或展翼,或五爪或三足;盘心为一条红色五爪正龙,在青花绘制的海水中环绕追逐一红色火焰珠;盘口外沿、底足之上均有青花双圈,外壁纹饰图案与内壁彩绘完全相同;盘底部中心有青花双圈,内为楷书“大清雍正年制”6字2行款。
此盘为雍正朝所造较大器物,是标准的宫廷御用之器,其青花和红釉均为雍正时期典型釉色,而盘面精湛的纹饰图案也让人感受其艺术之美。该盘现为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国家级一级品。
— 嵌珐琅缠枝花卉钵 —
清乾隆款嵌珐琅缠枝花卉钵。珐琅是由东罗马帝国传入中国的搪瓷嵌釉工艺品。画珐琅技术自传入中国后,在康、雍、乾三朝得以发展,三朝作品在造型、釉色、纹饰、落款等方面都各具特色。乾隆年间的画珐琅器装饰趋向”稠密”、“细致”的堆砌式,更多了中西合璧的装饰方式。沈阳故宫博物院珍藏着珐琅器数百件,大多为清中晚期所制,在众多珐琅器制品中,以这件清乾隆款掐丝珐琅缠枝花卉钵为著名,是沈阳故宫博物院珐琅器藏品中唯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
— “紫气东来”金漆赶珠龙纹匾 —
木雕、铜字宫殿陈设式挂匾。此匾为清乾隆皇帝弘历亲笔题写。匾为木制长方形,四周为宽边浮雕金漆云龙纹饰,共有九条雕龙,上沿正中为一条正龙,两侧各有一条行龙,下沿中间为二龙戏珠纹,两侧各有一条行龙,左、右边框各有一条升龙,龙首均为圆雕制成,并安有金属丝龙须。匾内沿为深红色,匾心为洋蓝色平面,中间镶有铜制乾隆帝御笔行书“紫气东来”四字,题字上部中央有阳文篆书“乾隆御笔之宝”玺印。
— 红雕漆宝座 —
此宝座全部采用红雕漆制造,靠背和扶手为互插屏板式,中间高高隆起,两侧波浪式降低,顶端和内沿呈云头形状。靠背、扶手内外两面满饰正龙、侧龙纹、二龙戏珠纹及云蝠纹、缠枝花卉纹图案,靠背中央为窗式开光形式,内有红雕漆山水、人物故事内容。座面下为束腰式,座腿双叠形弯曲向下,底部有托泥和护板,装饰着龙纹、云蝠纹、回纹、缠枝花卉等纹饰。
— 红雕漆边座刻字围屏 —
总体分为插屏、屏座两部分,均为红色雕漆制成。插屏四框雕漆饰八宝、缠枝花卉图案,屏心双面皆有做工,一面是镶嵌玉石制文字,为乾隆皇帝御制诗文,另一面为黑漆地描金云蝠、花卉、海水纹饰。屏座两侧为立柱式,侧部、下部均有护板,皆雕漆饰缠枝花卉、回纹、钱纹、云头纹等图案。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沈阳故宫博物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