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阳殿,位于峨眉山赤城峰下,从其名称就可知道它是一座道观。没错,峨眉山在形成“普贤道场”之前,曾经为道教的福地仙山,名“虚灵太妙之洞天”、“第七洞天”、“皇人之山”,遗留下了许多遗址,如十字洞、七宝台、九老洞等。据碑文载:纯阳殿为明万历十三年(1585)御史赫嬴(道号卫阳子)创建,供奉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取名吕仙行祠。崇祯六年1633,巡按四川监察御史刘宗祥率峨眉县令朱国柱捐资增修,更名纯阳吕祖殿,简称纯阳殿。明末清初,道士绝迹,遂改为佛教寺院。有趣的是:佛寺却保留了原来的名称。现有山门、大雄宝殿、藏经楼、药师殿、普贤殿等。
在大雄宝殿门枋上悬挂了一幅劝世联,蕴含哲理,发人深省,引人深思。联曰:
暮鼓晨钟,惊醒尘寰名利客,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显然这是一幅典型的劝世联,最早应该出现在济南兴国禅寺。为石刻对联,落款:济南清末秀才杨兆庆书写。杨兆庆何许人也?“兆庆”即杨崇庆。据载:宣统元年(1909)兴建的光绪帝陵,称“崇陵”。为讳“崇”之忌,取“崇”相近之字“兆”,于是杨崇庆才有“兆庆”之名。《齐鲁书画家汇传》(谢兆有、刘勇、王毅编著)载:杨崇庆(1849~1927),又名重庆,字际云。“通经史,工书法,精行楷,尤擅大字。杨氏以卖字为生,时济南商号之牌匾多为杨际云手书。笔势雄奇,墨韵生动,盛誉一时。”至于“秀才”一说,可能有误。杨兆(崇)庆应是举人。民国十五年(1926)《续修历城县志》有记:杨崇庆,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举人,“字峻丞,第五十九名”。
上联:暮鼓晨钟,惊醒尘寰名利客
暮鼓晨钟:也说晨钟暮鼓,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是集众(僧徒)参禅的寺规,也是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唐·李咸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很多人以为寺院是早上敲钟晚上敲鼓,其实不然,不论早晚,寺庙都是既要敲钟又要击鼓,所不同的是,早晨是先敲钟后击鼓,晚上是先击鼓后敲钟。据《敕修百丈清规》说:“大钟,丛林号令之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鸣钟偈》更具体曰:“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离地狱,出火炕,愿成佛,度众生。”另有经典中说:“洪钟长声觉群生,声遍十方无量土。”也就是把“暮鼓晨钟”比喻为佛陀所说的法。
尘寰:尘世,人世间。唐·权德舆《送李城门罢官归嵩阳》诗:“归去尘寰外,春山桂树丛。”宋·张元干《永遇乐·宿鸥盟轩》:“谁人着眼,放神八极,逸想寄尘寰外。”
名利客:“名利”,谓名位与利禄。《尹文子·大道上》:“故曰礼义成君子,君子未必须礼义,名利治小人,小人不可无名利。”名利客就是指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唐·崔颢《行经华阴》:“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宋·黄庭坚《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上联的含意:听暮鼓晨钟,敲响心中的佛性,唤起无上智慧,放弃对名利的追逐,让人心里平寂,止息欲望,忘却所有的烦恼。
下联: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经声佛号:“经声”,诵经念佛之声。五代·齐己 《赠念法华经僧》诗:“念经念佛能一般,爱河竭处生波澜。”又如:绍兴戒珠寺楹联:“樵语落红叶,经声留白云。”“佛号”,指诸佛及大菩萨的名号,如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的佛号,称本师释迦牟尼佛。《景德传灯录·伽耶舍多》:“彼闻佛号,心神竦然,即时闭户。”反复念诵,以此作为往生净土的手段:佛在心中,更是信仰,信仰由心生,心生即信仰,佛号声出于口,但敬佛皈依三宝源自于心,皈依三宝发菩提心。正所谓“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苦海:一般比喻无穷的苦境,即指尘世间的烦恼和苦难。佛家又指各种苦难之世界,亦即生死轮回之三界六道。众生沉沦于三界之苦恼中,渺茫无际,犹如沉没于大海难以出离,故以广大无边之海为喻。又以有情生死流转其中,无法超拔,故称苦轮海,或略称轮海。《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一切众生烦恼业障都不觉知,沉沦苦海,生死无穷。”明·李贽 《<心经>提纲》:“本无生死可得,故能出离生死苦海,而度脱一切苦厄焉。”唐·卢纶《宿石瓮寺》诗:“回瞻相好因垂泪,苦海波涛何日平?”
梦迷人:表示的是使人迷恋,或是沉湎于某种事物的人。
下联的含意:一声佛号一声心,明心见性,明性见佛,让人了知世事无常、人生如梦,就能一切放下,净念相继,从而跳出轮回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