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章丘区博物馆

济南市章丘区博物馆

济南市章丘区博物馆,位于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西街与经十东路交叉路口往西北约50米(章丘区文博中心),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展陈面积为9000平方米,是集文物收藏、展示、研究、宣传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地志博物馆。

b618ff0f1757499781e5ccf2d01cd572noop.image_

章丘作为“千年古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8500年前西河时期的先民便在这里繁衍生息,此后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有序传承一直到汉代,这里一直是区域政治和文化中心。

f2f691914a99403cb8d6ec1a0940c54fnoop.image_

1928年春天,考古学家吴金鼎在章丘龙山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文化遗存。考古学家把这些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龙山文化,使“中国文化西来说”不攻自破。

01

场馆概况

章丘区博物馆创建于1984年,文博中心新馆于2016年元旦正式启用,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其中展陈面积为9600平方米。馆藏文物多达30000件,是集文物收藏、展示、研究、宣传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地志博物馆。

ae2a524ac63945d190e68e9baec714f5noop.image_

济南市章丘区博物馆整体建筑为近不规则三角形,现阶段陈列展览在一层。序厅迎面是一幅大型汉白玉浮雕墙,展示了章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6ac58c1c0af2470cac4c17478044f96cnoop.image_ 16ff8ffd4ffe43d69bec307b4084f5f3noop.image_

博物馆的第一展厅为“章丘寻古——章丘历史文物展”,集中展示章丘古文化序列以及章丘历年来的考古发掘成果;第二展厅为“惊世汉王陵——洛庄汉墓文物展”,展示洛庄汉墓出土乐器、青铜器、车马器等精品文物;第三展厅“车马威仪——危山汉墓文物展”,展示圣井危山出土陶兵马俑、车及陶窑遗址等勘探、发掘的所有资料和成果。

b1ce879ee2284820b9126afc628fa862noop.image_

02

基本陈列

— 章丘寻古 —

“章丘寻古——章丘历史文物展”是章丘地方史基本陈列,按时代顺序并结合章丘境内历年来的考古发掘工作和出土文物展示章丘人民从旧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财富。

cdfd38113c7b4acca6ecbca90219569bnoop.image_ f00605e4acf04b5b8934d40d22f4995fnoop.image_

通过城子崖遗址的发掘、东平陵城遗址的发掘、马安遗址2004、2005年发掘、女郎山墓群的发掘等考古成果的展示,让观众了解章丘地区的考古成果,感受并认识章丘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美的文物。

96e9ac156f764124ba73a757632b7737noop.image_ e00a6a49309a44b8b93d2df6a1c391aenoop.image_ eedf9b78cc4940b88173e0ffcd4216c6noop.image_

— 车马威仪 —

“车马威仪——危山汉墓文物展”共展出危山汉墓出土文物200余件,再现了汉代诸侯出行兵、车、马队列仪仗场景。

危山位于章丘西侧,在“章丘八大景”诗句中有“高耸危山圣井澄”的描述,将危山列为章丘八景之首,有“小泰山”的美誉。

危山汉墓是2002年在危山风景区绿化挖树坑时发现的,出土了400件文物,也是目前山东地区发现的第一座保存完好的兵马俑陪葬坑,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因此被评为2003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64a51c34a9f64ee3b0094807e24508eanoop.image_ 81aa3a6a5c784e718dacbc50d8837b5enoop.image_

一号兵马俑坑南北长约9.5米,东西宽1.9米,坑内出土了4辆陶车、100个陶俑组成的步兵方阵、55匹马、60余件盾牌、150余个车、马、俑的构件及建鼓、璧、珠等遗物。从整体看,应是反映汉代显贵出行的队列形式。如此磅礴的阵势,也显示出汉初国力的强盛。

ab9a95f34b304928a43fcccb4b883343noop.image_ 6a1ad325e4fe47f39d311d6a38f10bc5noop.image_

二号坑出土一辆双辕轺车,马车是按照当时真实马车比例缩小进行烧制的, 各个零部件均为陶制,制作非常精细。

危山王陵区还发现窑址三座,从窑内堆积分析,其为烧制车、马、俑的陶窑。窑内及周围发现的残破陶俑与一号坑基本一致,说明危山兵马俑是这几座陶窑内烧制的。

e581628f50d048e4931d9a8d8e5046a9noop.image_ f683352d1c72416bb3a9d9cec729e8f7noop.image_

— 惊世汉王陵 —

“惊世汉王陵——洛庄汉墓文物展”全面展示2000年洛庄汉墓的重大考古发现。该展览集中展示11号车马坑、14号乐器坑和5号生活器具坑出土的精品文物。

d14ce18b428e4513adfbdde2c83defecnoop.image_

洛庄汉墓是1999年章丘枣园街道办事处在进行修路取土时无意中发现的,到2000年的时候共出土文物3000余件,其出土文物种类之多、造型之精美、保存之完好在相同类型的汉代墓葬中是极为罕见的。洛庄汉墓在2000年的时候,被评选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119427e390e94dc9a9d305bf3cdcdba5noop.image_ bc10117983664393a2de0a8151020a8anoop.image_

为了还原墓葬出土的形态,博物馆制作了洛庄汉墓的复原场景,洛庄汉墓是一座长37米、宽35米、深度约20米左右的大型墓葬,总共分三层,其中前两层是殉葬坑,第三层是主墓室。在前两层殉葬坑中,共发现有36座小型的祭祀坑,包括车马坑、乐器坑、饮食器具坑及殉牛马坑等等。

3cfc61ba27744fc38a10bc9ab63226e1noop.image_ 54b133ae437844a79815bc83b0b40a5anoop.image_

— 石上千秋 —

“石上千秋——章丘石刻艺术展”,展示章丘传统石刻、石雕工艺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非凡的艺术魅力。

54e6107bb35a4e38956ee43368b244d9noop.image_ 9c5c2404b1b24810904f243239567fb5noop.image_ 36295ca1ea0d4157b177507207f957a8noop.image_

03

馆藏珍品

— 陶击鼓俑 —

陶击鼓俑出土于危山汉墓一号坑,陶俑身高41厘米,身着双层绕衿长裙,通体施一层白衣,白衣表层施红色彩绘。整体表现出击鼓状态,右手后摆,左手摆至胸前,造型生动,神态逼真,动感十足。

建鼓,是古代一种打击乐器,鼓身长而圆,有彩绘,一木柱直贯鼓身,陶鼓四周各安置一个小鼓,与大鼓的强声相配合,增加鼓音的变化。据记载,当时军队或仪仗中的鼓乐是“且鼓且舞”的,能够起到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这件陶击鼓俑就表现了当时鼓乐手一边击鼓一边跳舞的真实状态。

4fda5dfdb0ad48b582742e32117e0fb9noop.image_

— 西汉青铜鎏金龙马当卢 —

该器物是装饰在马颅上的饰物,亦作“当颅”。《急就篇》颜注“钖,马面上饰也,以金铜为之,俗谓之当卢”。从考古发现来看,当卢至少在商代就已出现,到周代已应用十分普及。考古发掘中出土许多当卢,各朝代皆有。当卢的形制多样,有叶形,也有兽面形,是非常重要的马饰之一。

洛庄汉墓出土的鎏金当卢为顶端呈分瓣弧边的长三角形,扁平牌状,镂空透雕一蜷屈马的形象,全身鎏金,制作精美,纹饰生动、细腻。鎏金当卢在汉代诸侯王墓葬的发掘中也屡有发现,但洛庄汉墓这样透雕饰纹的却不多见,而纹饰中马的特殊形象则更为罕见。

0bee62f04cc24b0cb5a7829121e0d1a2noop.image_

— 鹰首节约 —

西汉纯金鹰首节约,长3.1厘米、宽2.08厘米、厚1.6厘米,重18克。洛庄汉墓出土,车马装饰品,鸟首形,呈钩喙立耳的形象。雕刻精美绝伦,形象生动。

882dd4b1032a4d4c9db52dfb74b7ee6dnoop.image_

— “郭甘”铭铜鼎 —

春秋时期“郭甘”铭铜鼎,高24.2厘米、口径25.5厘米,侈口,平唇,方立耳,耳外部饰弦纹,弧腹,圜底,三蹄形足;腹部近口处饰重环纹,中部饰重鳞纹,两种纹饰以凸棱相隔;腹内壁有阴刻铭文20字,铭曰:“郭甘享肇作尊鼎,其万年眉寿,子子孙孙永宝用享”;器物合范处痕迹明显,三足中空,二足内侧未封闭,可见填充其中的红烧土。

c883f93a46184d0588e7ebf20a718a6enoop.image_

— 青铜鎏金熊形节约 —

西汉青铜鎏金熊形节约,直径2.5厘米、通高2.05 厘米,洛庄汉墓出土,马具配件,古代马具上的圆形配件名曰节约,多以革带制作。革带相交处,常以底部带有钮鼻的铜环或铜泡连接,考古界习惯称其为“节约。”洛庄汉墓出土的节约有纯金、鎏金青铜等质地,做工精美,富丽堂皇。

8f4e04f0c0be4df3ae05523fcdddcaf5noop.image_

— 彩陶钵 —

大汶口文化彩陶钵,高13.6厘米、口径17.1厘米、底径6厘米。泥质红陶。腹着褐色、红褐色陶衣,自肩部至下腹分饰三组几何图案。底部有一圆孔。

7b934b4ef1b14c1a854251915a8080d4noop.image_

— 彩绘带柄舟形杯 —

战国彩绘带柄舟形杯,口径20.3厘米、高8.5厘米,明器,泥质灰陶,圆角长方形,无盖,直口微敛,腹部微鼓,弧底近平,腹两侧各有一横缺口和竖缺口,横缺口处插一扁平状柄,竖缺口处耳缺失;束形腰,喇叭口状圈足;上腹部及耳上饰红地黑彩卷云纹,口沿部黑彩弦纹,下腹及内壁素面。

48778600324848b49b9cd5f70aaa01aanoop.image_

— 三彩盉 —

唐代三彩盉,明水侯家村北出土,高8.8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6.6厘米。口部至腹中部为白绿黄三色釉,绘绿地黄蕊白花。腹下部白胎外露。器物形体圆润、饱满,比例适度,形态自然,线条流畅,生动活泼。与唐代艺术的丰满、健美、阔硕的特征是一致的。具有较高的文物与艺术价值。

cfc9792784794f23b786d3d099256b0fnoop.image_

— 青铜编钟 —

西汉青铜编钟,洛庄汉墓出土,甬钟5件,钮钟14件,均为实用器,双音钟,保存非常好,只有少量锈迹,出土时轻轻一拭即锃亮如新。

ca78a3eb609d45c0b5c1fa02a9c3af23noop.image_ 801d3b18760e4e0092184cd20a14a70dnoop.image_

— 白釉瓜棱倒流壶 —

宋代白釉瓜棱倒流壶,高18.1厘米、腹径12.3厘米、底径7厘米。底部为注水口。从表面看,此壶只有出水口,没有入水口,但将壶身倒置时,可发现壶底中央有一圆孔,此孔正是壶的入水口。灌酒时,要先将壶倒置,把酒从壶底中央的小孔中注入壶腹,再将壶正放,而壶底则滴酒不漏。这是因为此壶中央为“漏注”结构,壶底小孔与中心隔水管相通,当酒注入后,由于中心隔水管的上孔高于最高酒面,壶正置时,下孔就能不漏酒。因其可“倒注正流”,故名“倒流壶”。

倒流壶在历史上也是一种设计巧妙的艺术品,又名“倒福”,即“福到家了”的意思,它既是一种生活用品,也是一种艺术品;既具有文化性,又具有艺术性和科学性。

974d4f60915f4e4c9658bc883619a261noop.image_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济南市章丘区博物馆、文旅济南、章丘融媒等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旅游景点

济南市博物馆

2023-4-24 9:36:06

旅游景点

山东大学博物馆

2023-4-24 9:40:03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旅游人lvyouren】,发送【100】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