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乘坐火车去西藏,在经过青藏高原时会发现青藏铁路两侧密密麻麻的插满了一根根巨大的铁棒,这些铁棒身上还缠绕了一圈又一圈的贴片线圈,数量之多高达1.5万根,仿佛是青藏铁路的守卫者。
其实这些铁棒的正式名称叫做“热棒”,造价高昂,却对青藏铁路的修建至关重要,有效地解决了铁路修建时的冻土层问题。
恶劣的高原环境
目前铁路线已经贯穿了我国的大部分领土,但是对于海拔高、气温低的青藏高原来说,修建铁路注定是一项充满困难的工程。
为了解决青藏高原上居民生活物资紧缺的问题,我国从2006开始修建青藏铁路,花了近10年的时间,克服了许多难题,最终才成功修建了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在最初修建过程中,遇到的最难克服的问题,就是高原上多年的冻土问题。
一直以来,冻土问题令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都十分头疼,也因此阻碍了许多铁路路线的修建,并且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在严寒的西伯利亚,其修建的铁路就因冻土问题损害严重,给俄罗斯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也大大降低了铁路的寿命。无独有偶,我国东北地区的铁路病害率多年高达40%。
可以看出,在冻土区修筑铁路一直是一项很艰巨的挑战。
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我国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每年低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如果要在这里修建铁路,首先对施工团队本身来说就具有极大的挑战性。第一个挑战就是强烈的高原反应。
青藏铁路的修建路段大部分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空气稀薄,且常年气温低于0摄氏度,不仅缺氧,还带有强烈的紫外线,时不时还会有风沙肆虐。
因此这对工人们的心理和身体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也导致了工人们在施工时只能修一段歇一段。特别是在修建风火山隧道时,更是在当地修建了一个供氧站进行弥漫式供氧,这样才得以坚持下来。
第二个挑战就是生态环境因素。青藏铁路穿越了可可西里等多个保护区,在这些保护区里有许多野生动物以及需要特别保护的湿地、植被等。因此在修建过程中,还需要修建专门的野生动物迁徙通道,以及最大化降低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第三个也是最大的挑战就是高原上覆盖的大面积的冻土问题。“冻土”实际上就是由于低温而被冰冻的土壤,硬度高。
如果想修建铁路,就要求工人们先砸开这些硬邦邦的冻土。
但是到了夏季日照时间延长后,冻土层又会因气温升高而融化,整个土层会发生膨胀,从而导致地面变得松软崎岖,路基崎岖不平,甚至出现倾斜,对铁路的铺设不利,甚至使得轨道发生变形。
为铁路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极其容易发生列车脱轨事件,并且也不利于铁路的长时间使用。
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是否能够解决冻土问题,也就成了青藏铁路是否能够修建成功的关键。
在热棒发明出来之前,我国尝试了许多方法来应对冻土问题,包括了铺设遮阳板和吸热板,还有堆积石块隔绝热量的方式等等。但是这些方法最终都还是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高原的冻土问题。
热棒的使用
根据多年锲而不舍的研究,“热棒”诞生了。“热棒”的专业名称为“热循环恒温柱”,体积虽小但一根造价却高达20万元。
“热棒”全长约7米,其中有2米露出地面,这部分属于散热装置;而剩下的5米则深埋在地下,属于吸热装置。
除此之外,“热棒”的地底内部还有一段隔热层。“热棒”内部中空,内储存有沸点低的液氨,整体封闭性强。“热棒”外表上则缠了一圈圈的线圈,看起来仿佛就是一圈圈小铁片,这其实是一种高效的导热装置。
在青藏铁路两侧,一共安插了1.5万根“热棒”,完美解决了高原冻土的问题。
“热棒”看似是用来散热,实际是发挥降温的作用。那么这些“热棒”的工作原理到底是怎样的呢?
当“热棒”遇到高热量时,内储的液氨就会发生升华向上产生热量,使得地上热量被冷却,从而达到冷凝液氨的效果。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从而使得冻土一直保持稳定的温度状态,不至于忽冷忽热反复消融。
除此之外,到了夏季高温天气,“热棒”中间的隔热层还能阻隔地面热量下传,而顶部的液氨在此时也无法冷凝回到底部,因此可以维持一种平衡状态,保持冻土的稳定。
更重要的是,这些造价高昂的“热棒”并不是短期限定,由于表面进行了防腐处理,因此使用年限可以达30多年。
不仅如此,这些“热棒”还具有许多优势:一是它们不受路基结构的影响,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二是“热棒”不需要日常维护,因此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三是不受噪音干扰;四是“热棒”的埋设成本远比建设高架桥的方式低,节省了巨大的开支。
不为人知的付出
一根根不起眼的铁棒,背后凝聚的却是无数次的实验与失败,以及无数人夜以继日的心血和努力。
“热棒”成功的契机源于科学家们在可可西里的一次尝试,专家们在可可西里的涵洞里放置热棒进行试验,竟然因此意外克服了冻土问题。
可以说,为了修建青藏铁路,是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和铁路建造者们进行接力,忽略恶劣的高原环境,不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点,才有了今天便利的铁路线。
直到今天,青藏铁路的修建在世界范围内依然是一个奇迹,也是人类铁路史上的一座丰碑,其中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