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博物馆是西南地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城市博物馆,馆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小河街1号,创建于1958年9月15日。博物馆先后经历成都市地志博物馆筹备委员会、成都市文物管理处、成都市博物馆和成都博物院几个发展阶段。2015年底,成都博物馆经成都市委编办批准成立,2016年9月15日正式对外开放。
成都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7亩,总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约2万平米,有“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古代、近世、民俗)”“影舞万象 偶戏大千:中国皮影木偶展”“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三大常设陈列。现有藏品近30万件,形成了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迄民国时期,包括历史文物、皮影木偶、近现代书画精品等较为完整的藏品系列。
01
场馆概况
成都博物馆诞生于1958年9月15日,前身是成都市地志博物馆筹备委员会,筹委会主任是著名作家、时任成都市副市长李劼人。1984年10月1日,成博在大慈寺正式对外开放,可以看到的展览是《成都简史陈列》《成都汉代画像砖(石)陈列》。
成都博物馆新馆占地面积约17亩,总建筑面积约6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分为南楼和北楼:南楼地上主要为办公和科研区,地下为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北楼主要为展示区,首层为大厅、放映厅、特展厅,地下一层为人与自然专题展,地上二层至三层为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古代篇,四层为近世篇和民俗篇,五层为中国皮影木偶展,总展陈面积近2万平方米。
成都博物馆藏品总数近30万件,形成了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迄民国时期较为完整的藏品序列,类型涵盖青铜器、金银器、画像砖、石刻、陶瓷器、书画、家具、皮影、木偶、道场画、面具、木雕等。
02
基本陈列
— 花重锦官城 —
“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古代篇)”位于成都博物馆2-3层,分为四个展览,分别是“九天开出一成都:先秦时期的成都”,“西蜀称天府: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成都”,“喧然名都会:隋唐五代宋元时期的成都”以及“丹楼生晚辉:明清时期的成都”。
“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近世篇)”位于成都博物馆4层。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局,成都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保路运动的重要策源地、抗战大后方的战略重镇、解放大西南的主要战场。这三座丰碑,将永载近代中国的百年史册。
“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民俗篇)”位于成都博物馆4层。陈列分为街巷、饮食、游赏、茶馆四大板块,有机串联起生活民俗、生产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俗信仰、民间艺术等内容。
— 影舞万象 —
“影舞万象——中国皮影展”位于成都博物馆第5层,展览有影人、皮影雕刻工具、影卷、演奏乐器、民间艺人演出影像资料。还设有制皮基地、皮影雕刻班和皮影表演队。使皮影这门活态的民间表演艺术采用博物馆的形式得到系统、完整和妥善的保护。
— 偶戏千姿 —
“偶戏千姿——中国木偶展”位于成都博物馆第5层展厅北侧,面积400余平方米,展品实物200余件。展览追溯了中国木偶的历史,着重介绍了中国流传的提线木偶戏、杖头木偶戏、铁枝木偶戏、布袋戏与扁担戏的分布与特点,以及木偶表演和造型艺术的发展和发展史中传承并创造艺术的制作和表演艺术家们。
— 人与自然 —
“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位于成都博物馆负一层,是成都博物馆建馆以来首个自然类主题展览,展出300余件动物标本,向观众多方位多角度展示不同大陆多样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特征、背后的故事,阐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03
馆藏珍品
— 石犀 —
战国晚期至汉石犀,长3.31米、宽1.38米、高1.93米,重约8.5吨,成都天府广场东侧工地出土,作站立状,躯干丰满壮实,四肢粗短,下颌及前肢躯干部雕刻卷云纹。《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该石犀可能与李冰治水有关,具有极高的考古研究和艺术价值。
— 狩猎纹铜壶 —
战国狩猎纹铜壶,腹径26厘米,高41.4厘米,成都青羊小区出土。壶口微侈,颈部瘦长,椭圆形腹,矮圈足。肩部两侧有对称的铺首衔环一对。从壶颈口部至圈足,全身分为七段,均有不同的图案和纹饰组成。主题图案有羽人仙鹤图、狩猎图、三足鸟向日图等,在三组图案之间,分别由几何菱形纹、蟠螭纹、云雷纹等纹饰间隔。
— 漆豆 —
战国漆豆,豆盘口径41.5厘米、足径37.5厘米,通高23.8厘米,成都商业街船棺葬出土,木胎。器表髹黑漆。盘面大部分涂朱,用线面结合的方法绘制复杂的纹样,盘外壁纹饰似蝉纹。圈足上则以朱、赭两色单线勾填蟠螭纹。
— 陶俳优俑 —
东汉陶俳优俑,高60、宽40厘米,成都金堂李家梁子汉墓出土。陶俑坐在一圆形坐垫上,头戴巾帽,着裤赤足。上身袒露,耸肩,左手执鼓,右手握拳,作执槌击鼓状。右脚蹬踢,左脚蜷曲,仰面大笑,其夸张的面部表情和体态,令人捧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背屏式造像 —
南朝梁背屏式造像,高40厘米、长24.4厘米、宽10.5厘米,成都市商业街出土。此造像正面雕一佛、四菩萨、四弟子二力士及二狮子。两侧面各雕一护法。主尊有馒头状磨光肉髻及头光,内着僧祇支,胸前系带打结,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左手内扣一物。右手施无畏印,跣足立于莲台上。主尊左右各雕二菩萨,均头戴宝冠,饰圆形项圈,“X”形披巾交于腹前宝珠,上身赤裸,下着长裙。在佛、菩萨之间的背光上浮雕四弟子,外侧二菩萨前的基座上各圆雕一力士,手握金刚杵。佛与菩萨像身后为一莲瓣形大背光,其上浮雕佛说法图和飞天。背屏左右两侧各浮雕一护法像,头戴风帽,双手于胸前拄一上细下粗的棍形物,跣足而立。
— 经穴漆人 —
西汉经穴漆人,高14厘米、头宽2.6厘米、肩宽4.2厘米,成都市老官山汉墓出土。经穴漆人裸身,直立,手臂垂直放于两侧,手五指并齐,掌心向前,双脚呈一字站立。光头,眉、眼、鼻、口、耳清晰,体形匀称。通体髹黑漆,身上刻有纵横复杂的经络线,并刻以圆点标示穴位。
— 团窠对兽纹夹联珠对鸟纹半臂 —
唐团窠对兽纹夹联珠对鸟纹半臂,最大长80厘米,最大宽65厘米。这件半臂由两部分组成,色彩较为黯淡的一半为典型的陵阳公样织锦,色彩较明亮的一半是来自西域的粟特锦。这件半臂所用的织物,可以说是“中西合璧”,一半是中国的陵阳公样,也就是蜀锦,另一半是西方的粟特锦,又叫波斯锦。粟特锦的特点是丝线采用了胭脂虫进行染色,颜色艳丽,色牢度好,经久不褪色,深受唐代西域少数民族以及达官贵人的喜欢。这件织物充分的体现了中西方文化和经济的交流。正因为这样的交流,中原丝绸在西风的影响下形成了全新风格。唐代宝花或卷草纹样与来自西方的粟特锦典型的联珠团窠锦纹完美结合,创造了大唐新样——“陵阳公样”。这件纺织品正好就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两种不同风格的织物被巧妙的用在了一件服饰上,精妙绝伦。
— 邛窑黄绿釉高足瓷炉 —
晚唐-五代邛窑黄绿釉高足瓷炉,口径14厘米,高15厘米,成都金河路遗址出土。邛窑是位于四川地区的著名古代陶瓷名窑,始烧于南北朝,盛于唐五代两宋时期,衰于宋元之际,其产品覆盖成四川盆地各地,代表性产品有隋唐之际白瓷、唐代釉下彩绘瓷器以及晚唐五代的邛三彩。
这件邛窑黄绿釉高足瓷炉炉体呈豆形,高柄足、子口、缺盖。口沿与足部施黄釉。炉身通体贴塑三重卷曲莲瓣,每层花瓣上模印手持菩提枝的飞天。三重莲瓣错落有致,施绿釉,花瓣尖积釉,使得釉色深浅分明,颇为生动。该瓷炉精致美观,兼具实用价值,是邛窑瓷器中的精品。
— 青铜象棋子 —
宋青铜象棋子,直径约1.8厘米,成都华阳出土。这套宋代青铜象棋子于2016年5月成都天府新区万安镇附近的宋代砖室墓中发现。这套象棋子共30枚,经过保护清理后发现比现代中国象棋少两枚“象”、一枚“炮”,多一枚“卒”。据文献记载,象棋最早在战国时期就已产生,在宋朝已经家喻户晓,广受欢迎,象棋最早只有12枚棋子,黑白两色各占一半,直到宋朝末年,最终形成了32枚的对弈模式。这套象棋虽不完整,但从其保存下来的棋子可以推测其模式应该和现代象棋基本一致。
— 定窑白瓷孩儿枕 —
宋定窑白瓷孩儿枕,枕面15.5×25.5厘米,底10.6×18.6厘米,高12.8厘米,成都地区出土。此件定窑白瓷孩儿枕下部为一个侧卧在榻上的男孩,左手枕着头,右手自然搭在胸前,头朝上,身着花肚兜,双脚相叠,正呼呼大睡,其上支出一小截做枕面。
瓷枕是我国古代的夏令寝具,始创于隋代,流行于唐、宋、元间,“孩儿枕”是瓷枕的一种样式,以定窑、景德镇窑烧制的最为精美。定窑是宋代北方著名瓷窑。窑址在今天的河北省曲阳县,以白瓷为主,也烧制其他的品种,它的胎色白色微黄,较坚致。这件定窑白瓷孩儿枕人物雕塑栩栩如生,神情状貌表现得恰到好处,男孩天庭饱满,两颊丰腴,表情自然安定,加上瓷胎细腻,釉色白中发暖,整体给人以柔和温馨的美感。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成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