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道教源于秦汉,盛于唐宋。在中国道教尚未正式形成之时,早期道教的方仙道、黄老道已经活动于福建。小编整理了福建十大著名道观,包括泉州元妙观、湄洲妈祖庙、白礁慈济宫、泉州天后宫、罗源西洋宫、古田临水宫、福州裴仙宫、宁德鹤林宫等。
1、泉州元妙观
泉州元妙观
泉州元妙观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街新府口俗称“天公观”,位于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街新府口,始建于西晋太康年间(280年—289年),初曰“白云庙”,是道教传入福建后的第一座道教宫观,历史上曾产生很大的影响。
可惜的是,清末以来屡遭破坏、占用,以至于废圯。经修复,该殿建筑重檐歇山式,雄伟壮观,金碧辉煌。六根高3.2米、直径0.84米的雕龙石柱,十分精美。东西外墙8个石窗和殿后五面墙壁分别嵌有雕刻了道教故事图案的石雕、砖雕。殿顶共有飞檐九条龙脊,脊上雕有老君炼丹炉、飞龙、麒麟和各种道教饰物,颇具匠心。
2、湄洲妈祖庙
湄洲妈祖庙
湄洲妈祖祖庙,坐落在”妈祖信俗遗产地”莆田市湄洲岛,创建于公元987年,是当今世界上3000多座妈祖庙的祖庙,是全球2亿多妈祖信众的精神故园。湄洲岛因形似娥眉而得名,面积14多平方公里。这里四季如春,绿树成荫,天蓝水净,空气清新。有号称”天下第一滩”的黄金沙滩九头尾,有”天然盆景”之绝的日纹坑,有鬼斧神工之妙的鹅尾山,还有如诉如歌的千古绝唱湄屿潮音。
清康熙二十二年,妈祖庙又进行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妈祖祖庙拥有正殿、偏殿等;组建筑群,16座殿宇楼阁,99间斋舍客房,庙宇依山而筑,金碧辉炽,巍峨壮观。庙后石头上,有“观澜”等石刻。庙前岩岸海床有很多辉绿岩,受风涛冲蚀,形成凹槽,潮汐吞吐之声,由远而近,初似管弦细响,继如钟鼓齐鸣,再若龙吟虎啸,终则象巨雷震天,骤雨泻地。扣人心弦的“湄屿潮音”因而弛名。
3、白礁慈济祖宫
白礁慈济祖宫
白礁慈济祖宫,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台商投资区白礁村,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供奉保生大帝吴夲(979—1036),是闽台保生大帝庙宇的祖庙。素有“南方故宫”、“中国故宫之一”之称 ,全国首批涉台文物,世界第一慈济祖宫。它是全球保生大帝信众谒祖、朝拜、进香的第一圣地。
白礁慈济祖宫历史悠久,依山势修建,飞檐交错,殿宇幽静。它是漳州市著名景点,也是漳州最大的宗教场所。整座殿宇依山递高,飞檐交错,富丽堂皇,雄伟壮观。殿内的盘龙石柱、斗拱朱漆、彩绘描金,集宋、元、明、清的建筑、绘画、雕塑、书法等艺术于一炉。宫内保存着宋代飞天乐伎、双狮戏球石浮雕、吴本炼丹用的铜香炉、明成祖皇后所赐国母狮、清嘉庆年间台南县白礁后裔捐赠的十根青石雕蟠龙石柱等珍贵文物。
4、泉州天后宫
泉州天后宫
泉州天后宫,位于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始建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妈祖因被引进至海外交通贸易繁盛的泉州港,成为泉州海神,并因漕运及海外交通的发展,成为全国性海神并远播海外。所建官庙宫址地处城南晋江之滨,”蕃舶客航聚集之地”,国际观瞻所在。当然,泉州天后宫之闻名于世,不仅是因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还在于其在妈祖信仰的确立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在妈祖信仰传播中起过重要的作用。
天后又名妈祖,指的是海上神——林默。她是闽南地区的信仰,海边的人大多相信天后,所以很多人来祭拜。泉州天后宫素来被认为是海内外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祭祀妈祖的庙宇。现存建筑规模较大,保存较好,仍保留一些宋代构件和明清时代木构,是我国东南沿海现存较早、规模也较大的一座妈祖庙,也是泉州比较重要的一个参观点。这里的香火非常旺盛。
5、罗源西洋宫
罗源西洋宫
罗源西洋宫又称”林九娘祠”、”林九娘祖殿”、”顺懿夫人宫”、”普济崇福宫”,俗称西洋宫,位于罗源飞竹镇的“西洋宫”,是为纪念林九娘所建,与古田县临水宫、福州下渡陈靖姑故居并列为陈靖姑文化发祥地。
西洋宫,周围绿树成荫,环境幽静,还有不少与陈靖姑、林九娘等有关的遗址和传说。正殿后崖左右两侧分别有龙井、虎井,井水清澈,丰不溢,旱不枯。正殿西北侧,有林九娘墓(一说陈靖姑墓),墓呈六角形,墓面为石构砌。墓前镇石龟,龟背安石剑,剑长l米,宽20公分。周边还有不少奇石怪洞,吸引不少游客。
6、古田临水宫
古田临水宫
临水宫又称临水顺懿庙,始建于唐贞元八年(792年),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大桥镇中村,是宋代淳祐年间朝廷封号的祀典宫庙,供奉临水夫人陈靖姑的祖庙。始建于唐贞元八年,经历代重建扩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它包括朝圣广场、临水祖庙、清香大殿、十二生肖图腾柱等景点。临水宫依山建筑,红墙绿瓦,参差错落,气势恢宏;与周围层峦叠嶂遥相映照,更加雄伟壮观。
整个建筑群分为临水宫主庙祭祀建筑群、宫外祭祀建筑群和服务区建筑三部分。呈座东北朝西南方向。该建筑由戏台、拜亭、正殿、后殿,及两侧的厢房、钟楼、鼓楼等有序组成,是我省境内少见的整体风格保持完整、整体风貌协调一致的宫庙古建筑群,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年代特征,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及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7、福州裴仙宫
福州裴仙宫
福州裴仙宫位于福建省福州肃威路,建于宋代治平年间,因主祀督署裴真人,故名。裴真人传为浙江绍兴人,姓周名简洁,曾任福建督署衙门幕宾,生前辅政多施恩泽于民,政余广宣道义,勉人从善,于是从学道者众多,后得道仙去,后人遂兴建庙宇,祀其塑像。该宫原有规模较大,后因年久失修,部分建筑已废。现仅存正殿及少量道舍,是福州香火旺盛的道教育观之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爱国侨、台胞的资助下,陈燊官道长重建裴仙宫。紫红色的宫墙上镶着三层金色琉璃瓦,面墙中间镌刻着二龙护匾,匾额上有”裴真人祖殿”镏金大字。宫的门口,双狮戏球栩栩如生。宫内殿堂十八根石柱拔地擎天,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8、宁德鹤林宫
宁德鹤林宫
鹤林宫位于第一洞天,是中国道教南方发祥地——”霍林洞天”,古时为道教四大名宫之一。其位于福建闽东宁德西北部的霍童山大童峰居五岳之首。考霍童得名,源于三千年前西周时有一”霍桐真人”炼修隐居霍童山丛林中,故号”霍林洞天”。《洞天志》云:洞天别有天地,后户可透”金陵大茅山”。洞口高丈许,广盈十笏。下极平坦,中有一窟,泉味如醴,旁有小径,黯然纡曲,人迹难到。
明太祖朱元璋,系僧侣出身,故佛教得益,道教受贬,许多道观被改为寺院,道人散入民间,鹤林宫荡析后难以复兴,从此宁德道教衰退不振。光阴轮转,如今的鹤林宫遗址,只余五六根残柱,似见证了这兴盛又覆灭的斗转星移。
9、霞浦松山天后圣母行宫
松山天后圣母行宫山门牌楼
霞浦松山天后圣母行宫,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历史上别称“妈祖行宫”、“靖海宫”、“阿婆宫”,是继湄洲妈祖祖庙之后的第一个天后圣母行宫,是八闽创建较早、声名远播的祭祀妈祖的宫庙之一,素有“行宫之尊”的美誉。
天后宫正殿
松山天后圣母行宫,原建筑内分大厅、中殿、神龛,大厅前有戏台,两旁有环楼,台上藻井为五层门拱,四周雕刻人物花卉,宫大门镶嵌四层门拱,飞檐翘角,错彩镂金。在“文革”期间,宫、厅遭到破坏,只剩下天后圣母正殿,侥幸得以保留。现存宫殿面阔五进,深三开间,藻井绘有妈祖图,正殿悬梁上,至今留有明清时期地方官员赈资修建的历史记载和清代妈祖木雕神像一尊。
10、建瓯东岳庙
建瓯东岳庙
建瓯东岳庙,又称东岳行宫,位于建瓯市东门——华里白鹤山南麓,坐北朝南,占地四十余亩。东岳庙是华东六省为数不多的古代道教建筑之一,就其主体建筑“圣帝殿”的规模、形制以及文物价值而言,堪称全省罕见。史料载:“在府城东,晋时望气者言,山有异气,命工凿之,朝凿暮合,有又鹤翔其上,因名,山之麓有东岳行宫”。
东岳庙正殿有井一口,名“天湧泉”,围以铁栏现用木栏,是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所凿。东岳庙后废多年,至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重建,其后多次修缮,重建,现存大殿主脊梁上还留“大清嘉庆十九年重建”墨迹。 迄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殿宇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鹅蛋石路,拾阶登门,门匾为“岱宗隆祀”。
福建省道观非常多,今天就介绍这10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