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举博物馆

中国科举博物馆

科举制度自隋创立、唐完备、宋改革、元中落、明鼎盛至清灭亡,历时逾千年。数不清的中国读书人在科举的道路上,以经史子集为本,以“学而优则仕”为纲,穷其一生,竭尽全力,换取仕途功名。

ca1d6f4613404fb6898481f79deb075fnoop.image_

中国科举博物馆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学宫东侧,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已开放的部分场馆包括博物馆地下三层,地面上明远楼、至公堂、号舍、碑刻及南苑的魁光阁等,含11个展厅,是中国唯一一家地下式博物馆。

553561e18e6142edb9ac30e6423bdd1cnoop.image_

01

场馆概况

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起初为县学、府学考试场所。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这里是乡试、会试场所。

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这里留作乡试考场,后经扩建,清同治年间达到鼎盛时期,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拥有号含达20644间。

bd28dffb068a4102860afc8cdf5f9fbenoop.image_

江南贡院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科举考场,从这里走出的状元、榜眼、探花人数最多,陈独秀、方苞、唐伯虎等,林则徐、曾国藩等清代重臣也曾在江南贡院担任过主考官。江南贡院与北京的顺天贡院并称“南闱”和“北闱”。

13ceb0aa603c48c29c728d3f520272banoop.image_

以江南贡院历史遗迹为基础建设的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一座系统反映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科举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地下四层博物馆主体部分和江南贡院明远楼遗址保护区域。

189b07374a32457d896573e48635170anoop.image_680171cebf2c4530bc42888e47519cf7noop.image_

中国科举博物馆由江南贡院改扩建而成,江南贡院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鼎盛期可接纳2万多名考生同时考试,其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居中国各省贡院之冠,创中国古代科举考场之最。博物馆东至平江府路、南至贡院街、西至金陵西路、北至建康路,总占地面积约6.63万平方米。

6a848f2795be4793a626a8b9c8987d87noop.image_

中国科举博物馆及其配套项目东至平江府路、南至贡院街、西至金陵西路、北至建康路,总占地面积约6.63 公顷,总规划建筑面积20 余万平方米。博物馆包含博物馆主馆、江南贡院南苑以及明远楼遗址区三大区域。

311bd5c2ccb9444395fe2d3af24016e8noop.image_

博物馆主体是科举文化展示、体验的集中区;江南贡院南苑是科举博物馆主体的配套区域;明远楼遗址区主要是明远楼、至公堂、历代碑刻及部分号舍。博物馆主体两侧还建设有秦淮礼物店、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

92a4708f32974915a739abaf92175a78noop.image_

新设计的科举博物馆犹如埋藏在地下的一个历史宝匣,它以刻满历代状元名录的魁星堂为核,以刻满经史子集文字的石墙为皮,以科举的历史变迁分层,将科举的千年历史收藏其间,等待开启。

145040922e414d71a7476cb571fedc37noop.image_

博物馆的参观过程犹如探宝。这个尘封已久的宝匣深埋于地下,游客由坡道的狭长空间环绕而下,一边是布满文字的经匣,另一边是瓦砾堆积的立体庭院,参观者在漫步中逐渐远离市井的嘈杂,洗涤胸中的浮躁,开始体验当年科举路途的艰辛。

02

基本陈列

科举博物馆依托地面遗址,规划了主馆体内“为国求贤”、“鱼龙变化”、“金榜题名”、“金陵佳话”和“源远流长”五个展区,分别介绍科举制度发展历程、古代学子考试历程、金榜题名的社会影响、江南贡院与南京城市文化关系、科举文化对近现代考试及东亚和西方文官制度形成的影响。

94ef5445939c418e9e6810d73cc41963noop.image_

— 为国求贤 —

展区选取了古代三个求贤的故事:周文王求贤姜太公,汉光武帝访严光,刘备三顾茅庐。呈现古代君王“求才若渴”殷切之心,突出科学选才制度的重要性。

d44d8b1d0d624f4cb808df66453f7a8cnoop.image_

科举制度的起源可追溯至先秦。西周的乡举里选、汉代的察举制度、魏晋的九品中正制,这三个推举人才的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选才的功能。但由于三个制度,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逐渐衍生出弄虚作假、以权谋私、门阀垄断等弊端。直至隋朝,科举的出现是选才制度走向公正、公平的历史选择。

477afbfd5c874a4c840eea38de599a35noop.image_

本展区以编年史的方式,通过展现科举的千年发展历程,力求在介绍科举渊源的基础上,完整呈现中国科举制度从创立、完善、到改革与废止的全过程,以凸显科举在君王求才、士人求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83fdae3e6be6436598eb496f0074b2d0noop.image_

展柜呈现出科举制度经隋、唐、宋、元、明、清历代的演变,朝向“至公之制”目标迈进的过程。在展柜上方以各朝风格的镂空窗格,暗示着时间的流变。与展柜相对一侧,布设自隋朝之后的各朝代表性图像与科举故事。

4abe82e517d94376846d255ecbd69e01noop.image_

— 鱼龙变化 —

科举制度从隋代的进士科,经过历朝历代发展,到明清形成渐趋复杂的四级考试。童试、乡试、会试、殿试逐级应试,通过后获得不同等级的科名,通过童试者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通过乡试为举人,通过会试为贡士,通过殿试为进士。一旦考中进士,即“鱼跃龙门”,从此踏上仕官之路。

037c530c39214e28a44a66b56c7d679fnoop.image_

展区通过展示与各级科举考试相关的试卷、规章等文物,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多媒体互动、场景再现等展陈方式,完整呈现古人应试之路。

93c53d26ddc741bd8dbe992055b2151cnoop.image_9c9790395ee24427a1352905fd16647anoop.image_

殿试卷区,展示了珍贵的“庄瑶殿试卷”,通过双面布展的方式,使观众得以目睹难得一见的殿试卷真迹,进而了解考官及皇帝是如何评阅试卷及钦定进士名次的。

75430bde82994b139fbc77f1286d0568noop.image_274992d5a155460c8113fd174abb6af7noop.image_

魁星堂挑高12米的四面墙面,放置与科举相关的经史子集书籍,传达出读书人准备科举应试,必须读万卷书的涵义。在墙壁上方布设环形屏幕,将天顶设计为北斗七星的夜空,呈现魁星点斗的典故,观众在此可以欣赏精彩的“魁星祈愿”到“衣锦还乡”的完整场景。

0923b13132404cd6bd213523ca7c6e50noop.image_

— 金榜题名 —

金榜题名是科举发榜,是科考过程中最荣耀的环节。传胪大典,是公布榜单的隆重典礼,是殿试后由皇帝宣布新科进士名次的典礼,称之为“传胪”,又称胪传、胪唱。科举发榜的榜单用黄纸书写,故称黄榜或金榜。由于是以皇帝名义进行颁布,又称“皇榜”。

1a63966281b44f28bd522b65e6bddf48noop.image_

金榜有大、小金榜之分。清朝大金榜分别用汉文、满文写成,钤盖“皇帝之宝”之印。小金榜是别写一榜,尺寸小于大金榜,仅供皇帝阅览与举行典礼时宣布名次之用。

d3d0bcfebe4e41b3822bcbf0a9a44e2anoop.image_

入仕之途厅以翰林院大门为入口景象,使用玻璃材质大门佐以灯光来营造空间的穿透感,门中隐约露出的光辉更是象征读书人通过层层考验,即将准备迈入仕途,尽心尽力为国服务。

6bf67e5e8d9c4f33a0ca8fe5589f9d89noop.image_

社稷栋梁厅布设了栩栩如生的科举名人雕像,诉说每位科举名人的生平故事与著作,体现出科举选才制度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e969928880cc442d8666834635bba485noop.image_

科举世家厅通过挑高二层楼的空间优势,将象征世家荣耀的匾额悬挂于半空,观众进到展区,即可看到壮观匾额群列。

0a170f5c0d83441a8612ad7666e544aanoop.image_bdbd3c8eb44a426981f10641c792785dnoop.image_

展厅还配置了许多与科举教化相关的家具与摆饰,和俗称小登科的婚庆主题,致力于呈现科举对民俗生活的影响。

b3e4be4b6ccd4051bed42f3bbb100d33noop.image_

— 金陵佳话 —

南京是明清江南乡试的举办地,也是当时全国最重要的人才选拔基地之一。本展区将明代仇英《观榜图》以现代多媒体互动科技展现出来,通过知识问答、动态展示、科举成语拼接等环节,生动再现古代殿试发榜的场景。

ac3f44eebd20448e868fcedfd6e70defnoop.image_

这里细致入微展现了“十里秦淮”,并将实景转换成中国绘画氛围,让观众仿佛“步入画中”,营造出南京明清市街繁华的景象。并引导大家体验“考生角色”,借由模拟的茶舍、试馆、江南贡院、书坊、河房、名人故居等日常生活场景,了解科举制度是如何塑造了南京的人文景观。

1fe6df45d0af41559063820311ae15a9noop.image_

— 源远流长 —

本展区通过“科举之殇”“民国考试院”“高考教室”“世界影响”四个展厅,展示了科举制度走向废除的历程;中华民国设置文官考试制度与古代科举考试在考选原则、形式上的继承、相似之处;中国高考制度以及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文化的延续关系。日本、朝鲜和越南仿效中国科举制度。英、法、德、美等西方国家借鉴中国的科举制度等情况。

7d5e3d12b8d443a79b4b9c93e20ec25enoop.image_e9b5549d4d7d4de28c0e1bba13664481noop.image_

03

明远楼

明远楼是江南贡院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是乡试时监临官等居高临下检阅考场的场所。现楼內陈列有上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末明远楼及周边环境的老照片。

048c9ab9c8fe4940a7f3c9426973a0a8noop.image_8010bd4cc1f348289d960b257977a546noop.image_738e5564b9d0474c98b250888b982b71noop.image_

“明远”二字取自《大学》中“慎终追远,明德归厚”之意。楼高三层,作四方形,二三两层四面皆窗,位于贡院中心,原是用来监视考生贡院考试的设施。它是历史上江南贡院中最高的建筑,也是考试期间警戒与发号施令的地方。

70f49c15968848e398c96a3ff832d694noop.image_1bc4c1dc9865494986c1483b0a020b88noop.image_9649437d93f642b3923da0fa636a6cfanoop.image_

在明远楼两侧是复建的99间号舍,每个外墙上都用硕大的字体写着《千字文》表示序列。每间号舍不足1.5平方米,三面是墙,舍内砖墙两壁有砖缝两道,放有两层木板,板可抽动。

白天考试,上层木板为桌,下层木板为凳;晚上取上层木板并入下层木板,便可作床休息。明、清两代,江南贡院不断扩建,考试号舍规模最大时达到二万零六百四十四间,为全国最大的考场。

7e506936060e4534893227ae010023a1noop.image_

04

至公堂

在明远楼的背后是复建的是江南贡院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至公堂”。至公堂为监临等外帘官员聚会、办公之地,也是填写榜单的场所。

堂内上方是“为国求贤”匾,左右墙上陈列了历代两江总督的情况介绍,两楹悬挂明朝扬士厅的题联:“号列东西,两道文光齐射斗;帘分内外,一毫关节不通风”。

33b3ca9818ec43d093a9206cb78c40bbnoop.image_

堂内现陈列有“御制宸翰碑”以及与誊录、对读等环节相关的文物。“御制宸翰碑”是康熙皇帝为全国贡院所题。这里曾是古代考官批卷、阅卷的主要场所。

c7e15bab9d3e4debacb493d114ec6031noop.image_

05

馆藏珍品

— 清“武魁”匾额 —

同治元年(1862年)时任福建巡抚的徐宗幹主持壬戌恩科武乡试,为中试的武举人杨文维而立的匾,该匾保存较好,存世量较少,书法苍劲有力,工艺较精,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是古代科举文化的重要证物。

1650235b6ba044439f9af31cde89094fnoop.image_

— “状元及第”彩绘描金镂雕木匾 —

此件匾额为清乾隆年间状元陈初哲所立,四周饰以镂雕的人物画,上下左右各四幅图景,形态各异。此匾额四周雕刻精美,画面构图对称、繁而不杂,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

149fa290deb44adfb3c9b7f7f811a44anoop.image_

— 《上古结绳而治赋》试卷 —

这是古朝鲜考生的试卷,“上古结绳而治”一语出自《周易·系辞下》试卷上有考生三代信息,其父、祖皆为学生,外祖身任通德郎一职,可以看出其出身书香世家。

0f28b1028ee74f19991ff2e9326b3cefnoop.image_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秦淮文旅、扬子晚报等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2245678901@qq.com删除!联系电话:13296555055。
旅游景点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2023-4-3 10:14:37

旅游景点

南京市博物馆总馆

2023-4-3 10:17:40

搜索
打开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旅游人lvyouren】,发送【100】获取验证码,输入获取到的验证码即可解锁复制功能,解锁之后可复制网站任意一篇文章,验证码每月更新一次。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