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博物馆(中国历史文化展示中心)地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区,是中国历史研究院下设的大型历史考古类博物馆,博物馆内展品以考古发掘出土品为主,并包括珍贵古籍、档案文献等。
博物馆以考古出土文物和珍贵古籍文献为依托,致力于展示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中华文化辉煌灿烂的中国故事,打造北京城市中轴线上的历史文化客厅和展示中华文明的国家窗口。2023年9月15日,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01
场馆概况
中国考古博物馆位于在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旁,外形如“尊”的建筑。博物馆常设展厅7000多平方米,展品6000多件,馆内展品主要以遗址、遗迹、墓葬为单元进行集中展示。
中国历史研究院主楼居中的标识是汉字篆书体“史”。西配楼名曰观通楼,设临展等,东配楼名曰行成楼,设阅微厅、船山厅、光启剧场等。东西两侧配楼布局仿佛一组汉代阙门或阙楼。
博物馆基本陈列“历史中国 鼎铸文明——中国历史研究院文物文献精品展”包括“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5个专题,集中展示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02
基本陈列
中国考古博物馆基本陈列的五个专题中,“序厅”位于博物馆一层;“文明起源”位于场馆二层,涵盖范围是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包含兴隆洼、庙底沟、陶寺等遗址文物;“宅兹中国”位于博物馆三层,以文物讲述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包含二里头、殷墟等遗址文物;
博物馆的第四层有三个专题:“大国一统”讲述秦朝以后的历史时期;“和融万方”聚焦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民族觉醒”则展示了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救亡图存历史。
— 序厅 —
进入展览序厅,门后的照壁上是巨幅铜版画感觉的青绿山水画卷,绕过照壁,迎面巨大的铜镜上镌刻着博物馆基本展陈的主题“历史中国,鼎铸文明”。
屋顶是星空图,寓意历史的星空,图片拍摄于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当天天安门广场。
铜镜周边的铜浮雕全都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典故,左右两侧是模仿考古地层剖面搭建的文物展柜;天顶上方是根据中国古代的天文典籍,设计的星象图,寓意历史星空。地面是一条历史大道,从800万年前的腊玛古猿一直延续到当下。
在展览序厅的“历史大道”两侧,展示着出土于安阳殷墟的两驾商代马车,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马车。1928年,中国的学术机构首次对安阳殷墟进行发掘,被誉为考古学的开端。考古工作者采用整体套箱的方式,将它们从遗址移到博物馆,并在实验室展开了长期的考古研究工作。
出土于河南洛阳东城宋园遗址的北宋龙形脊饰,北宋时期皇家官式建筑专用,反映了大宋时代西京城的繁华景象,是难得一见的北宋时期的大型高等级建筑构件。
出土于洛阳隋唐洛阳城遗址出土的唐代石螭首见证了洛阳城从隋炀帝大业元年到武则天改唐为周,定都洛阳,再到唐朝末年毁于战火的兴衰过程。
— 文明起源 —
“文明起源”单元主要展示了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各项考古发现,分为“远古寻宗”、“文明曙光”两个板块。旧石器时代到新时期时代的过度主要有3个标志,即磨制石器的出现、陶器的出现、农业的出现。
中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自距今170多万年的元谋人开始,历经漫长的演进,在距今2万至1万年左右,我们的先民走出了寒冷的冰河时代,沐浴在全新世温暖的阳光之下,在劳动中逐渐学会了制作石器、烧制陶器、驯化动物、栽培植物和定居生活,开辟了人类从攫取性的采集狩猎经济到生产性的种植养殖经济转变的新纪元。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开始分化,私有制随之形成,社会的复杂化肇始文明曙光。
在我国境内发现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大荔人、山顶洞人等,这些人类化石虽然散落在我国不同省份和地区,但是它们时序相继,前后关联,足以证明我国早期人类演化发展的链条从未中断过。
从黄河到长江,从高原到腹地,小山遗址、北辛遗址、北首岭遗址、半坡遗址、喇家遗址、庙底沟遗址、西坡遗址、雕龙碑遗址等宛如一颗颗璀璨明珠,镶嵌在神州大地。
展厅陈列了陶寺遗址中出土的一系列重要新石器时代晚期重要文物,例如出土于大型墓葬的彩绘龙纹陶盘,是中原地区出现较早的龙形图案。陈列的一系列陶寺彩陶器也十分罕见,与人们较为熟知的甘肃马家窑文化彩陶、河南庙底沟文化彩陶相比,在图案和色彩上都有独特的特征。
— 宅兹中国 —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奴隶社会形成、发展并走向鼎盛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华民族风格、价值取向和文化格局的形成时期。当我们走进夏商周的世界,对“中国”有了更加深切的感知。“宅兹中国”单元分为“建中立极”“青铜时代”“礼乐大成”三个板块。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的铭文。铭文中留下了祭告上天的话:“余其,自之薛(乂)民”,意思是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在这里统治天下之人。铭文中的“中国”即为洛邑所在的中原腹地——洛阳盆地,而二里头遗址恰恰就是洛阳盆地内最早的一座大型都邑。
— 大国一统 —
六合一统,盛世华章,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神州大地上繁衍生息,和谐相处。“大一统”理念是中华儿女崇尚和坚守的精神依托。“大国一统”单元分为“泱泱气象”“九州一都”“治国理政”“人文化成”“服章之美”五个板块。
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自秦朝统一全国后,历经多次王朝更迭,其间虽出现过短暂分裂,但国家统一的总格局从来没有改变。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永恒的主题,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大一统”既是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也是政治抱负。孔子倡导和而不同,天下一家。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局面,建立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历代有识之士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想境界,把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追求,转化为千百年来治国理政的探索与实践。
— 和融万方 —
绵延千余年的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之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创举,它浓缩了亚欧大陆历经18个世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演进,见证了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与交融。“和融万方”单元分为“千年驼印”“宛都重现”“丝路佛迹”“扬帆起航”四个板块。
在商品流通、经贸繁荣的同时,人文交流、科技互动、宗教传播贯穿始终,在商品互通有无、文化多元交汇、文明包容共存中,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人民共同谱写了史诗般乐章,缔造出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共同价值取向,凝练成“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要义的伟大丝路精神。
— 民族觉醒 —
“民族觉醒”单元分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七个板块。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03
馆藏珍品
— 陶人面像 —
这件陶人面像于1958年在北首岭遗址发掘出土,属于仰韶文化晚期。细泥红陶,高7.3㎝、宽9㎝、厚1㎝。它的面部较宽,宽于头长,脸部饱满,鼻梁高挺,下巴微圆,头发用绳纹表示,眉毛和胡须用黑彩表示,眼睛和嘴巴呈长条形的镂空状,双耳扁平,并各有一穿孔。
陶塑人头像出土时已残,经复原可看出胡须的存在,表明这是一个男性半浮雕像,造型逼真,对复原当时先民们的面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人像雕塑作品,也是先民留给后人最可靠的一张鲜明“照片”。
— 彩绘龙纹陶盘 —
彩绘龙纹陶盘出土于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陶寺遗址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这件陶盘出土于一座高等级大墓之中,褐色胎,内壁及盘心涂黑色陶衣并磨光,内壁用红彩绘蟠龙纹。陶寺彩绘龙纹陶盘是迄今在中原地区所见蟠龙形象的最早标本,也是陶寺时期已出现王权和国家的实物象征。
— 绿松石龙形器 —
绿松石龙形器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是1959年发现的,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二里头遗址距今3800年,是一座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的超大型都邑。
龙形器全长约70厘米,由2000多片形状各异的细小绿松石组合而成,龙身有铜铃,内有玉石铃舌,龙身曲伏有致,形象生动传神。龙形器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我国早期文物中实属罕见。
目前,对于这件绿松石龙形器的功能尚未有定论,有龙牌、龙杖、龙旗等各种说法,但学者普遍认为,这件器物是高等级贵族的专属,与祭祀有关。
— 青铜爵 —
青铜爵是先秦时期重要的酒礼器,出现于夏代,商代达到鼎盛,西周中后期基本消失。关于爵的功能有多种说法,有专家认为它是温酒器,祭祀的时候用来行“歆”“裸”之礼,“歆”是指加热爵中的酒散发出香气供神享用,“裸”则是将没有蒸发完的酒以“灌地之礼”求神。
这件青铜爵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这里是夏王朝的一处重要都邑,是目前探索夏文化及夏人历史的主要遗址。二里头遗址发现了多座宫殿建筑基址、祭祀区和青铜冶铸遗址,大量青铜器特别是青铜礼器的出土,标志着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
—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似龙似蛇,似牛似鹿,也许暗示了早在夏代中原地区的人们,就已经有了龙蛇崇拜的习俗。
铜牌饰的正面均近圆角长方形,有的呈亚腰状。略微拱起的弧形铜胎上铸出兽面纹,再以数百枚细小的绿松石片镶嵌其上。绿松石片被琢磨成各种形状,勾画出神兽奇异的眼、鼻、角和其他部位;神兽虽形态各异,但均以浑圆的绿松石珠为睛。做工精巧,令人叹为观止。
铜牌饰作为随葬品,一般放置在墓主人的胸前或腕部附近,两条长边外侧各有两个穿孔的纽,或许是缝缀在衣物或其他介质上的。关于其功用,学界推测有护臂说、马具说、权杖说、法器说等,众说纷纭。
— 邓仲牺尊 —
铜牺尊,1984年出土于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地。牺尊是一种盛酒器,出现于商,沿用至周,造型独特,数量罕见。这件铜牺尊器身是一只站立状怪兽,兽首前瞻,兽鼻隆起,耳朵竖起,腹部两侧各有一个鸟形竖扉。器身上装饰着夔纹、饕餮纹、虎纹等,体现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高超水平。
这件牺尊的独特之处,在于器身上附着的四只动物。其背部的盖纽上,站立着一只凤鸟。项背上附着一只卷尾虎,作行走状。胸前和臀部则各有一只回首卷尾龙。盖内底部和器体腹内各有两行六字铭文:“邓仲作宝尊彝”。因此,这件牺尊也被称为邓仲牺尊。
— 司母辛鼎 —
司母辛鼎,通高80.1厘米,口长64厘米,宽48厘米,长方形口,短沿方唇,立耳,直腹平底,柱状空心足。口下四面及转角饰兽面纹,雷纹作地,腰边底饰乳丁,足上部兽面醒目。此鼎出自商代第二十三王武丁的配偶“妇好”之墓,于1975年冬天被发现,1976年在河南安阳小屯五号墓出土。司母辛鼎是武丁时期的断代标准器物,反映了武丁一代在文化艺术上的杰出成就,对于研究武丁时期的社会经济有重要价值。而该鼎就是重要的文物之一。
— 妇好铜钺 —
高39.5厘米、刃幅37.3厘米,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了4件青铜钺。其中一件大钺长39.5厘米,刃宽37.5厘米,重达9千克。
钺在商代是武器也是礼器。此钺的器身呈斧形,刃口为弧形,平肩,肩部有对称的两个长方形穿,肩下两侧有小槽六对,钺身两面靠肩处均饰虎扑人头纹,人头居于两虎之间,圆脸尖下巴,大鼻小嘴,双眼微凹,两耳向前;虎作侧面形,大口对准人头,作吞噬状,以雷纹为底地,虎后有一夔。钺身正面中部有铭文“妇好”二字。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女将,曾率军征伐夷、羌、土等方国,战功卓著。钺上饰双虎扑噬人头纹。该钺并非实战兵器,而是妇好统帅权威的象征物。
— 象牙杯 —
妇好墓中出土的陪葬物多达千余件,其中的3件象牙杯尤其引人注目,而仅有一件是嵌绿松石象牙杯。中国考古博物馆展出的象牙杯,通体雕刻繁缛精细的花纹,有兽面纹、夔纹等,画龙点睛的就是镶嵌在象牙中的绿松石。
杯身镶嵌有绿松石圆环,将整个杯身分为四段,其中第二段的纹饰最为丰富。饕餮纹面部结构清晰,兽口下面有一个大三角纹,三角纹两侧有对称的夔纹,头朝下、尾向上。饕餮的口、眼、鼻及三角纹,都镶嵌着绿松石。象牙杯的手柄同样复杂,夔形上雕刻有神鸟,并嵌有大量绿松石。
这件象牙杯采用了极为复杂的工艺,包括浮雕、线刻、镶嵌等多种手法,显示了商代人在铸铜和制玉之外更为丰富的工艺技术。2002年,这件商代嵌绿松石象牙杯被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 错金铜豹镇 —
西汉错金铜豹镇出土于河北满城陵山汉墓M1中室南区中部。豹作蜷卧状,昂首张口,长尾从腹部向脊背弯卷平底。身躯用金银错出梅花状纹。口部涂朱,二目镶嵌白玛瑙,但由于黏合料中调有朱红色颜料,故现出红色。豹体内灌铅作为席镇之用。
— 鎏金簪花九曲银勺 —
鎏金簪花九曲银勺出土于河南偃师杏园唐墓。全长24.4厘米。勺柄扁方修长,弯柄的末端做成凫头形,勺面上视呈九曲花瓣状。器表以鱼子纹为地,錾刻尖瓣宝相花及雀绕花枝图案。枝蔓回转绚丽,结构细密流畅,鎏金工艺精湛。勺的内壁打磨抛光,明亮照人。纹饰为典型的唐代纹饰,底有鱼子地纹,上面有蔓草纹,是受到西域风格的影响形成的风格。
— 金银平脱对鸟纹铜镜 —
唐代金银平脱对鸟纹铜镜,河南偃师杏园唐墓出土,纹饰绚丽多彩,主图为大雁衔花,珠圈环绕,简洁明快却不失华丽,非常珍贵。所谓“金银平脱”,就是将金、银等质地的薄片制成的镂空纹饰,用胶漆平粘于铜胎之上,空白处填漆,再进行细致打磨,使粘上的花纹与漆面基本平齐。
— 白釉黑彩龙凤纹瓷罐 —
白釉黑彩龙凤纹瓷罐出土于北京元大都遗址。这件瓷罐是磁州窑产品,以白釉为地,施黑、褐色釉,其腹部一面绘龙纹,一面绘凤纹,肩部绘缠枝花卉纹一周,蕴含着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元素,是中华民族草原文明和农业文明相互交融的代表,是中华文化开放性、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物证。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中国考古博物馆、中国历史研究院等